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济宁城区教育布新局缓解择校热
2014-10-21
关注掌上高考

  今年秋季开学季,与以往名校扎堆的现象不同,东门小学等名校的班级人数被控制在了50人左右,而近年来新建的济宁市第七中学、南池小学等学校接收学生人数均有了一定的增长。

  名校分校区打开新大门

  “今年,任城区文体中心附近开设了东门小学的南校区,弥补了附近地区小学教育方面的空缺,受到了附近居民的欢迎。”东门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陈晶向记者介绍。新的南校区与老校区实行统一管理,新校区每个班40多名孩子,选配老校区优质的教学资源,为附近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同时,老校区的班级人数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每班学生数量最多54人,以往动辄七八十人的大班今后不会再出现。

  无独有偶,紧邻东门小学南校区,济宁市第十五中学的南校区也于今年开始招收服务区内的学生。济宁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孙振介绍,在南校区的服务区内,共有居民近2万人,以前由于服务区内没有初中,附近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往往会选择到城区内的初中就读,这无形中给城区的学校增加了负担。

  “十五中南校区的建立为家长解决了烦恼,带来了切实的方便。”十五中南校区新生付雨欣的妈妈崔玉芝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没有南校区,家住凤凰城的孩子去十五中总校上学一趟就接近半个小时,现在路上车多人多,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也要付出同样的时间接送孩子。现在孩子就近到南校区上学,从家里到学校跑着去用不了十分钟,很是方便。南校区与总校实行统一管理、老师统一调配,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家长的崔玉芝自然十分满意。

  据任城区教体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丁从场介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城区内的中小学由于规模有限,可以容纳的学生少,由此出现了一些“大班额”的情况,给学校的运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扭转这一局面,济宁市积极实施名校拓展带动战略,先后将原十一中改建为运河实验小学,红星东路小学并入实验小学,黄家街小学并入霍家街小学,谢营小学并入洸河路小学,九中并入十三中,十一中并入十四中,十六中并入十五中,有效推进了资源互补共享、特色整合优化,实现品牌对口输出,提升了城区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

  改扩建令老学校焕发新活力

  济宁市回民小学原处在济宁市中区柳行街,这里环境较差,2007年学校在校学生一度仅有57人。“我们原来所处的位置环境差,附近片区的家长都不愿把孩子送到这里。有时候去区里开会,其他学校的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里有不少我们片区的孩子。”济宁市南池小学校长沙军向记者描述了原回民小学的窘境。

  2008年,济宁市实施西南片区大开发,济宁市回民小学在风光旖旎的古南池畔重建新校,并正式更名为“济宁市南池小学”。2011年11月工程破土,2012年9月建成启用,历时仅10个月。南池小学建成后,原有的劣势得到了根本改变,因紧挨南池公园环境优越,师资雄厚,成为附近学生入学的第一选择。

  今年上三年级的赵澍居锃的母亲居珊珊告诉记者,三年前孩子准备入学时专门对学校进行了考察,虽然当时南池小学刚刚建成,但是学校的硬件与师资都给了家长足够的信心。孩子入校后,不仅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今年孩子的空竹表演还上了电视,感觉为孩子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沙军向记者介绍,作为一所改扩建后的老学校,南池小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让老学校焕发新活力。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积极开发社会资源,成立了“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少儿艺术教育基地”和“济宁市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将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同时组建了20多个艺术社团,通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济宁科学制定和调整学校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及时对中小学校进行改扩建,确保学校容量满足学龄人口不断增加的需要。据了解,2014年以来,任城区进行了琵琶山小学扩建工程、市第十三中学(西校区)扩建项目、霍家街小学总校西校区征收建设项目、永丰街小学拆迁扩建项目、第八中学拆迁建设项目。

  新建学校为教育注入新血液

  作为济宁市第七中学引进的市级教学能手,李洪侠目前是学校初二(三)班的班主任。“学校实行小班制,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跟进辅导。”每天批改完学生的数学课堂作业后,李洪侠会按照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

  按照市里的教育规划,原济宁技师学院老校区调配给市区举办义务教育,2013年8月新建了济宁市第七中学,一所全新的初中拔地而起,缓解了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减轻了附近学区的入学压力。济宁市第七中学校长周喆直告诉记者,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学校环境优雅,场馆众多,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在师资队伍上也处于领先水平,28名教师中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便有15人。2014年,学校接收学生240余人,学生数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获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谈起与城区传统名校的差距,曾经在济宁市第十三中学、济宁市第十五中学任教的周喆直表示,传统名校在市民心中的地位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但其实城区的其他学校在硬件设施与师资力量上均有着不弱于传统名校的实力。在学校的建设上,只有让每一个学校拥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千校千面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周喆直表示,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学校将对学生分层施教,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升成就感。

  济宁在城区积极新建中小学校,不断满足城区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为居民提供均衡的义务教育资源。据了解,2014年,任城区运河佳园小学、运河佳园中学新建项目、任城新区任兴小学新建项目和任兴幼儿园新建项目、济宁市东阁小学新建项目等一批新建学校正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