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石市教育局出台了《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14—2018年)》,对石市各个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命教育内容作出了规定。昨日市教育局正式下发《石家庄市学校生命教育实施方案(草案)》,在全市启动生命教育,明确提出了以课堂、班级、师生关系为主线的健康教育模式。
42所学校试点生命教育,课程两周一节
《方案》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开设生命教育专题课、选修课或校本课,积极探索生命主题教育与班、团队活动、专题讲座、学生社团等相结合的有效形式。生命教育主题课程每两周一节,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有成效,使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这次是石市首次在中小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首次在全市42所学校进行试点,计划用一年多的时间,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将关爱生命的思想与情怀融入日常教育,以课堂为主渠道,构建关注每位学生知识成长、心理发展、潜能开发与价值需要的健康课堂;以班级为主阵地,打造尊重个性、多元评价,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健康校园。
心理健康很重要,家庭学校要实现全覆盖
《方案》提出,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活动场地;依托名校名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巡讲、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社区心理服务等活动,全面推进石市心理健康教育城乡一体化和家校全覆盖;针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群体开展心理帮助活动,为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寄宿学生的成长特点与发展问题,并实施相应辅导;开展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能求助”的目标。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读:石市将利用3-5年时间,对校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一轮培训,为全面实施生命教育储备优秀师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创建活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和标准,并支持专项特色建设,力争在五年内城乡中小学校全面达标。
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
《方案》提出,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充分整合当地各类社会资源,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由专家学者、学科教师、校外辅导员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并根据实践基地特点、文化资源,研发有目标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效果测评的中小学实践课程。要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和社会,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各学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学校计划,将教师组织工作计入工作量,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收获记入评价手册。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读:实践活动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特征,很多生命教育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消防安全知识,如果不体验,孩子很难通过课本讲解做到动作准确规范,而且不实践孩子也无法做到技能熟练。”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学校要开设相关课程
《方案》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制度,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求设计家庭教育系列课程。要建立家长委员会,设立生命教育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日常家访制等,通过家访、咨询、座谈、广播、网络视频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建设优良家风,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为了配合全市的生命教育,石市组建了由知名专家、一线教师、优秀家长组成的讲师队伍,将深入学校进行家教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家长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此外,各校各班也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筹备“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组织全市两千多名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进行公益性讲座、咨询等,帮助家长优化自身生命状态和教子观念。
关爱教师,老师有激情教育方能焕发光彩
《方案》指出,要将假期还给老师,开展“幸福园丁·多彩假期”活动,每年暑假在全市开设瑜伽、茶艺、太极拳、乒乓球等30多项文体兴趣班,向全市广大教师免费开放;与市卫生部门合作组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进校园”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关注健康,学会保健;开通教师心理维护直通车,开设教师心理信箱,了解教师群体的生活状况与需求;聘请国家、省市专家组建510心理健康教育巡讲团,设计培训菜单,深入基层开展“百场心理健康教育公益巡讲”,为教师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读:“如果老师的生命没有质量,没有职业幸福感和价值感,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又怎么能充满激情的去面对学生呢?”学生在校期间,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只有让教师的生命精彩绽放,才能让教育焕发生命的光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