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高价课外班到底值不值
2014-10-07
关注掌上高考

  每逢假期,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报课外班。这些课外班每课时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上千元。有的孩子一个暑假课外班的花费超过了父母两个人的工资。不少家长交钱时都在抱怨课外班的各种贵,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给孩子报。至于这些钱花得值不值,能不能省一些,却很少想甚至从来没想过。

  一个孩子

  究竟要花多少钱

  霍老师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他的孩子今年高中毕业了,这12年孩子上课外班花了多少钱?他也没算过,但当他按记忆粗粗捋了一遍后,花的金额把自己也吓一跳。

  “5岁,也就是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上过一年剑桥英语,花费3000元左右;六七岁,学了2年二胡,花费16000元;五六年级,学奥数,大概6000元;那段时间,孩子喜欢漫画,学了2年,也6000元左右。”

  “到了初中、高中,上一对一就贵了。初二、初三, 语、数、英、物、化5科花了6万元左右;高二、高三,我在新东方交了10万元的课时费,最后没花完,语数英几科花了8万元左右。”霍老师说:“高中主要花在高三下半学期,最密集的时候是一个月就花1万5。”

  粗粗一算,霍老师在孩子课外班的花销约17万元左右,相当于一辆中档轿车的钱。

  不过,霍老师花的钱还不算最多的,有个西城161的家长说,他的孩子12年课外班总花销在30万元左右。当然也有少的,今年在人大附中毕业的一个女孩,课外班花销在六七万元左右,钱主要花在学古筝上,高中后开始一对一,一年也要1万5。

  东城一位区重点的高三班主任刘老师对记者说:“初三、高三下学期,有的孩子就不在学校复习了,在课外上一对一,一线老师的课时费都在500元以上,800元、1000元的也比比皆是,几个月下来花几万元左右很正常。”

  花了20万,

  还没搞清孩子兴趣

  和这些“前辈相比”,随着物价的上涨,现在,家长课外班的花销更大了。目前五六年级的孩子,基本都在上两三个课外班,个别家长不仅周一到周五的晚上把课外班给孩子排满了,周六、周日也不休息。

  家长花这么大代价,无非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但钱花了,这个目的达到了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是一脸茫然。

  高女士的儿子今年小学毕业,本来现在学校没课了,可以带孩子出去玩了,但她却不行,因为她给儿子报了初中入学分班考试的“领跑班”。

  回想这几年,她在儿子课外班的投入已经超过20万元。儿子从3岁开始学习打击乐,到目前有9年了,仅这项花销就5万元左右;入学前,还学了2年钢琴,学费2万元;1至6年级,学习游泳,约4万元;六年级学篮球约5000元。

  为了应对小升初,除了这些,一至六年级英语和奥数以及各种占坑班也花了8万元左右。

  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短班,总投入有20万元了。但让她感到不安和困惑的是,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特长,不知道该把孩子往哪个方面培养。另外,面对目前的教育环境,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也让她很焦虑。

  有这种不安和困惑的何止高女士一个人,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钱花了,但这些钱该不该花,花没花到点儿上,心里没数儿,甚至有些糊里糊涂,对孩子的未来依然感到很茫然。”

  钱花了,

  家长就算尽力了吗?

  “新精英生涯”研发总监赵昂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分析说:“这是因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没有生涯规划的概念,在培养孩子上,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认为把钱花了,就是尽力了。而实际上,家长还有很多功课需要做,不做这些功课,单报课外班,收获将会得不偿失。”

  赵昂解释说:“从家长给孩子报班的情况看,很大一部分是补课班。补课班到底该不该上,没有一定之规。但上补课班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家长要清楚地知道上这个班的目的。从目前的国情讲,上好大学是家长认为培养孩子最省心、省劲儿、最安全的成才方式。但家长应该清楚,‘应试’是实现梦想的方式之一,不是‘唯一’。但很多家长把它当做‘唯一’,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拼命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认为把孩子送进好大学就完成任务了。这实际是很偷懒的想法。所以,家长应该认识到,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比上补习班有效,比如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主动学习,如何求助,如何找资料等,这比简单报个课外班要费心的多,但如果孩子会学习了,将受益终身。第二,报补课班一定是孩子主动报的,如果孩子是被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还有一部分课外班是孩子的兴趣班。我想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太功利,另外,不要着急定下来,要多尝试。20岁之前,是孩子生涯兴趣的扩张期,家长要让孩子多尝试,给孩子打开视野,多探索,别着急。多尝试不是说多报班,多花钱。很多尝试是免费的或花钱很少的,比如参加免费讲座,从网上下载视频,观摩等,看孩子喜欢什么,这需要家长用心地观察、琢磨、总结,不是报一个兴趣班就能解决的,兴趣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去尝试和实践的。”

  “不管上补课班还是兴趣班,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不要逼孩子。要让孩子有主动性,失去这个前提,就没有意义了。就像很多老人说的‘树根不动,树梢瞎晃悠,都是白搭’。”赵昂最后强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