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南京小学校长揭分班原则:教师搭配“强弱组合”
2014-08-27
关注掌上高考

  这几天南京的小学新生已经陆续开始到校报到,而在这以前,有一些新生家长一直在为给孩子分个“好班”而忙碌。南京市民沈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她告诉记者,她这两天都在为孩子分班的事四处托关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沈女士这样的新生家长不在少数。“我们的分班原则秉承的就是均衡原则,目的就是让家长挑无可挑。”南京一所知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

  为求“最强老师组合”

  家长堪比私家侦探

  “孩子今年上小学,已经成功择校进了南京一所知名小学。不过光成功进大门不行,还要给他选一个好班。”沈女士对女儿特别上心,希望一切都给她最好的。“我们上小学之前就上了幼小衔接班,同时钢琴、绘画、围棋一个都不落,就是希望她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沈女士坦言,自己想给女儿的就是“精英教育”,所以女儿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会尽其可能给她提供最好的教育。沈女士偷偷告诉记者,选定小学以后,她最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设法给女儿选班。“前几天我听说学校一年级教师名单定了下来,我就通过不同的亲朋好友去了解不同班老师的年龄、性格以及特点,想尽可能给女儿挑个‘最强教师组合’,不过真的摸清楚了,我倒不会选了。”

  原来,沈女士发现,这所学校一年级每个班级的教师组合都各有优劣:比如这个班语文老师经验丰富,但数学老师就比较年轻;而那个班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比较有耐心,但是年纪比较大,教学上比较老式;还有一个班,数学老师是年级组长,能力很强,但是学校活动特别多……“我本来想打听好了托人去分班,现在看这个情况,也很难选,不如遵循天意了!”沈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最理想的“好班”是男女教师搭配、新老教师搭配、每个老师既对孩子有爱心,教学上又很有一套。“不过看来这种最强教师组合是很难遇到的!”

  学校“教师搭配”均衡

  让家长“挑无可挑”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沈女士这样家长的失落倒真中了学校的“下怀”。“学校成功的教师搭配就是要让家长‘挑无可挑’!”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揭秘了小学分班的一般原则。“首先,小学属于义务教育,没有升学率的压力,因此学校是不会搞什么快慢班的。”这位校长表示,一般来说,小学新生分班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性别,每个班级要男女大致均衡;第二是根据老师对学生个体的面试评价。“很多小学在新生‘面试’的时候,都会对每个小朋友有个综合性的评价,其中包括孩子的习惯、个性、能力等,会有个‘印象分’,这个分并不是对学生的准确评价,也不会公布,但是在分班时却是参考依据。打个比方说,如果10分是最好的,学校会把10分的孩子比较平均分到每个班,当然,5分的孩子也会平均分配到每个班。让所有班级的生源组合有均衡的差异,这才有利于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组织。”

  据介绍,学生平行分班形成后,学校再请班主任作为每个班老师代表进行“抓阄”。“班级师资都是以班主任为核心,搭建配班老师。”这位校长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学校在组建一年级师资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老师的差异性,而小学班级师资搭配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相对均衡,因此一般学校不会搭出来所谓的“强强班”,也不会有家长担心的“弱弱班”。“一年级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老师的搭配,学校会考虑到新老搭配、性格搭配、性别搭配、专业能力搭配等因素。比如年轻老师一般都会安排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引领;而如果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已经是名师了,那这个班的数学老师可能就会相对弱一点。”

  不要迷信名校名师

  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采访中,一位老师向记者透露,学校分班时确实也会遇到有“特殊门路”的家长提出要求。“很多家长想‘选小门’,其实选也未必就占了便宜。因为老师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且这种差异很难说好或者不好,也是根据不同的孩子而言。”南京拉萨路小学严瑾校长告诉记者,一是学校本来就会考虑师资搭配的均衡性;二是小学有6年,在不同年段还会根据情况换师资。“家长更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喜欢新老师,帮助孩子适应新老师。”

  “我们现在实行的就是公平分班,要求新生信息全部打进电脑,平行分班,不照顾任何分班。”南京市芳草园小学谢晓富校长告诉记者,以前每年新学年暑假,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生家长托人打招呼,请求分班照顾。“学校配置老师是要从整体办学的角度去考虑,是不可能去照顾各种各样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而且换句话说,如果你孩子分班照顾了,就是对别的孩子的不公平,这样的办学是有问题的。很多家长迷信名校、名师,其实孩子的成长更多的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导。比如孩子新生入学,家长首先要作示范,不要把入学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一起去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帮助孩子建立新的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些隐形的‘功夫’更为重要。”

  这不是耸人听闻

  家长名校情结难解

  孩子易被逼出精神疾病

  虽然已划片入学,但许多家长为了将孩子送进名校不惜彻夜排队,甚至四处送礼拉关系,这样的情况每年升学季都会在很多地方如期上演。究其原因,不过是家长心中普遍存在的名校情结。毋庸置疑,一些名校集中了较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应考方面确实超过其他学校的平均水平。然而,名校真的就是每个孩子最佳的学习、成长场所吗?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曾对郑州多所高升学率学校在校生做过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有28%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少年病区的主治医生张丽霞表示,目前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已占收治病患总数的四分之一。“因为孩子没能养成兴趣,在填鸭式的教育下,有的儿童会出现砸打东西、说谎、偷钱等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出现品行障碍。”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少年病区主任张岩滨说。张岩滨还表示,由于学校管理严格、学习压力大,一些名校学生会出现情绪问题,如果家长对此忽视,很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自卑心理,出现抑郁等精神疾病。

  河南省预防学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孔德荣表示,多元化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同样重要。在保证基本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基础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和建立广泛的兴趣,只要能满足这样条件的学校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合适的学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