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2016广州小升初“先公后民”初见成效
2016-04-18
信息时报
关注掌上高考

  报载,今年小升初,广州采取“公校先录取,民校后报名”的新政,让不少民校感觉到招生严峻,有些急了,不少民校使尽浑身解数吸引优质生源:包括高奖学金、名牌高中直升,甚至还提供“情商测试”……

  曾经占尽优势,风光无限的民校急了,这真是一件新鲜事。如果此事属实,那么至少证明,广州小升初政策的调整,是真正见到效果了,将一个已然扭曲的招生形势,扭回了相对正常的状态。

  曾几何时,由于一些所谓民校(多是公办名校的初中部转型而来),既可以享用名校优质资源,又可以采用市场化手段,在小升初这个关键时刻,还可以享受提前录取的机遇,对大量优质生源进行掐尖。其结果,当然是民校升学率直线上升,而大量公办学校在此不公待遇影响下,升学率节节败退,导致一些民校和公办学校的声誉差距愈拉愈大——民校名利双收,那些没条件挤进民校的学生们,只能是望民校兴叹。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公平,也不光彩。

  现在,广州小升初取消考试,并按照先公后私的方式招生,虽然并没有彻底解决名校办民校带来的各种后遗症,但从政策上优先照顾最广大考生的利益,不再为少数高价学校牟利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拨乱反正。因为,在免费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才是主体,教育目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主要还是靠这些公办学校。如果像过去那样,让民校把优质生源都掐走了,把优质教学资源都吸走了,把公办学校都挤垮了,掏空了,最广大的学生得不到好的教育,一定会带来严重后果和问题。

  既然民校已经占了这么多年的便宜,在很多方面有优势,占有先机,那么,让条件相对较差的公办学校先录取,也算是一种帮扶行为。这是从政策上,将原来的不公平现象进行稍稍调整。如果因此让一些民校们感到有些急了,那么,一方面说明民校的优势并没有他们自夸的那么大,他们所谓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源自过去不公平的政策红利,让他们可以提前抢最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次的政策调整是真正触到了痛处,让民校们无法再靠政策优待,打压公校,占尽便宜。让民校们急一急,早该如此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