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三门峡市主城区小学招生工作方案出炉,部分市民致电本报,咨询相关招生政策。记者采访了我市教育部门,了解今年“幼升小”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1.20余位进城购房农民子女拿到入学“绿卡”
据了解,每年义务阶段的招生政策都是本着“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来制定。记者从三门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获悉,今年我市的招生对象增加了“持《三门峡市进城购房农民子女就学保障卡》的适龄儿童”一项。记者了解到,该政策是结合我市支持农民进城购房相关政策衍生出的福利政策。
市行政服务中心农民进城购房补贴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农民在三门峡市规定区域买房即可申请补贴,若家中有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子女需入学,则可申请获得就学保障卡,与城市户口子女享受同等入学待遇。该工作人员表示,自2016年2月5日农民进城买房相关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近20位农民的子女领取了入学保障卡。
侯女士是湖滨区磁钟乡人,今年4月份在和平路一街坊买了一套二手房,如今已经成功申请获得购房补贴。侯女士的孩子出生于2010年,今年正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侯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已经领取到入学保障卡,按照小学招生区域划分标准,孩子今年秋季将在三门峡市第二小学入学。侯女士说:“我们在市区租房子住已经好几年了,本来想着过几年再买房,看到今年三门峡出台的农民进城买房政策可以解决孩子入学问题,就决定先买套二手房,既可以得到补贴,孩子上学还能得到‘绿卡’,这项政策真是不错。”
2.三门峡主城区小学首次实施分批次招生
记者了解到,今年三门峡市的小学招生工作方案有很多新亮点。三门峡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三门峡市主城区小学计划设置73个班级,共计招生4194名学生,且首次实行“三批次”招生,报名时间为8月13日—24日,即根据适龄儿童的居住地、户口等方面分3个时间段进行招生,确保学生们都能按时入学。
市区某小学校长告诉记者,今年实施分批次招生政策,是一项创新的改革,从招生要求可以看出,无论孩子的户口在哪、家长租房还是买房,前提都是为了要求家长在市区长时间居住。“现在很多郊区或者农村家长把孩子送到市区上学,而自己生活在农村,孩子便只能交由托班管理,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我个人认为,分批次招生很好,可以减少‘城市留守儿童’的出现,更加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3.市商务中心区新增一所小学今秋首次招收180名学生
此外,今年市商务中心区新增加了一所小学——三门峡市龙湖小学,该校校长张旗告诉记者,三门峡市龙湖小学位于市商务中心区甘山路以西、苍龙东路以东、伯阳路以北、高速公路以南,校区规划面积31.05亩,已投入使用的校舍有5层教学楼两栋,6层综合办公楼一栋,总建筑面积13147平方米(其中地下风雨操场约3164平方米)。设计规模为24个班,最多可容纳1320名学生,是一所隶属市教育局领导的全日制六年制完全小学,2016年秋季正式开学,计划招收180名学生。
张旗说:“按照今年的小学招生区域划分,凡在市商务中心区东至大岭南路,西至苍龙东路,南至高速铁路、北至陕州大道区域范围之内的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均可报名入学,学校从各市直学校抽调一部分优秀教师,7月中旬将公开招聘一部分青年教师,组成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招生名额将逐年增多,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明年或将接受转学的2—6年级学生。”
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咨询热线
为确保适龄儿童能按时入学,8月13日至8月24日招生期间,市教育局将在市招生办公室服务大厅设立咨询窗口,方便家长咨询。
此外,本报从今日起,将开设小学招生入学政策咨询专栏,为孩子顺利入学“跑腿”。帮办热线:0398-2976391。
提醒:需开具租房证明和在市区务工的家长请早做准备
三门峡市第四小学王校长表示,在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的招生中,家长需要准备房产证、户口本等资料,根据往年的招生经验,多数家长不会在这些材料上“卡壳”,第三批次主要是针对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家长准备的材料包括在学校区域内长期合法租房的租房证明和务工证明等,这两个材料成为多数孩子入学的“拦路虎”。根据招生政策要求,在市区租房和务工的家长开具的证明均须在2016年1月1日以前。
记者从三门峡市房地产租赁管理处了解到,从上周开始,已经有不少家长到该处开具房屋租赁备案证明。该处李主任告诉记者,目前该证明已办理了10余户。办理该证明时,首先需要携带甲乙(房东与租户)双方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有房产证的需要带房产证原件、复印件,没有房产证的应携带购房合同或者收据、发票等,集体土地需要出具宅基地证明或到村委出具证明,若材料齐全,申请后一个工作日后便可拿到租房证明,该处咨询电话为:0398-2982621、2982620。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