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来了,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陪她参观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本来是喜大普奔的事,当时的一张照片,却引来网友们的纷纷吐槽。
槽点不在别处,恰恰在於北师大二附中的同学们穿的那一身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
“丑死了”、“太过时了”不足以表达网友们的愤慨,他们直接把问题上升到了“给国家形象抹黑”的层面。面对网友们铺天盖地的吐槽,我们也不由地提出疑问,我们的校服是如何演变为今天这种样式的?今天壹读君就来百科一下中国校服的变迁史。
流行过的大清范儿和民国范儿
中国最早的校服,出现在1901年。当时清政府进行了教育改革,各级学堂纷纷建立。由於学堂为官办,所以当时的学生们都身穿官服。与官员一样,当时学生们头戴圆顶帽、身穿马褂、立幅水裙,这些学生装与官服的唯一差别就是缺少一块“补子”(绣在胸前象征官职的方块图案)。这种“校服”也颇受学生与家长的欢迎——从小就穿官服,长大了一定能当个大官啊。
到民国时代,留学日本的学生很多,受日本女装影响,许多年轻女性喜欢上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袄衫,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纹绣,朴素淡雅,被称为“文明新装”。当时上海新式女子教育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随着进学堂读书的青年女子人数不断增多,这种名为“文明学生装”的女子服饰开始流行起来。
北伐战争以后规定女学生的校服为上衣蓝或浅蓝,下穿深色裙、白色纱袜和圆口布鞋,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征。另一种女学生中流行的服装则是改良中式旗袍,颜色同样崇尚淡雅。总之,这些就是现在所谓的“民国风”。
男生方面,小学生和初中生会穿童子军服,而高中学生则穿上了中山装,戴鸭舌帽。还有一种更加时髦,更加符合现在“民国范”标准的服装,上身穿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有不少人还戴上了呢礼帽。到民国中后期,这麽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读书人的标志性服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