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一个小学新生班  八成孩子“抢跑”
2014-07-30
关注掌上高考

  ●一位资深小学校长给出检验“幼小衔接”成果三大标准:学习有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

  ●今秋,家有“读书郎”的家长们请一一对照,与其“抢跑”,不如做一些对孩子有长远帮助的准备

  暑假已过半,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关于衔接班的话题最近很热。一边是教育部门调整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却是家长们一窝蜂地为孩子选择了“幼小衔接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a

  教材“瘦身”

  小学新生

  识字要求降低了?

  有媒体报道,今年秋季开学,上海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材将“瘦身”——课文从原先的45篇减少至40篇;识字量从350个左右降低至296个;写字量也减少到118个。无独有偶,杭州也有媒体称,从今年起,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新生识字量要求将降低。因为,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虽然小学阶段的总识字量没变,仍是3000字;会写的字是2500个,也和从前一样。但一、二年级少认的200字,会放到三、四年级去学;而一到四年级没学会写的400字,则统统安排进五六年级的课本中。

  那么,绍兴情况如何呢?记者向本地的多位校长和老师求证,却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绍兴使用的确实是人教版的教材,但识字量会不会降低,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城区教体局教研室倒是下发了一份《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这份意见的中心思想是:认知发展是一个知觉、记忆、分类、理解、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形成概念和计划的过程。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儿童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准确把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科学灵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戏化、儿童化的教学手段,是积极主动做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同时,这份意见还附上了一份实施细则,里面详细规定了语文关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积累、说话写话、作业以及数学关于教学内容、作业等方面的要求。比如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时间保证一个半月,倡导在识字、阅读、生活中不断巩固汉语拼音。不提倡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就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一年级下册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不默写。准确把握现行教材中“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的不同要求,对只要求认的字不提出写的要求。倡导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组词一般要求写常用词,避免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脱离、一味求多的现象。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等等。

  b

  家长“纠结”

  “什么都不会”

  孩子跟不上?

  不过,尽管小学的教学要求在降低,但依然挡不住家长把孩子送往衔接班的热情。家住越城区胜利东路的张女士,今年暑假就为即将上小学的女儿妞妞报了一个“幼小衔接班”。张女士是河南人,本来每年暑假都会送女儿去老家,但今年例外了。“必须赢在起跑线上啊。别的孩子都在学了,我们不学肯定跟不上。”和张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家长很多。“会简单的英语交流、认识大约400个汉字、会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郑先生为儿子做的一份幼升小简历上的内容。

  一位长期从事小学低段教学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每年的新生中,读过幼小衔接班的,大概占到80%左右,其中包括不少教师子女。“很大程度上,家长也是受形势所逼,老师也是被绑架的。一般来说,老师肯定是根据班上大多数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调整教学节奏的,在大部分孩子都会的前提下,上课的速度肯定会快一些,比如原来打算讲三四遍的,现在讲一两遍就过了。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一些基础差的孩子就会学得比较累。”

  而另一位姓徐的家长也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无奈。“暑假那么长,不给孩子找点事情做做,好像也很无聊。报个幼小衔接班,就算没好处,至少也没坏处吧。”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在参加幼小衔接班这件事上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平时管不住的孩子,可以通过这类的幼小衔接班规范一下行为习惯。但在学习上,我并没有发现上过衔接班的孩子比没上过衔接班的孩子表现出色。有时候,反而是因为他们在衔接班里学过拼音,就认为小学老师讲的东西都懂了,而不愿意认真听讲了。”蕺山中心小学的马老师建议,家长还是不要盲从,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

  心理“入学”

  “零起点”

  不等于“零准备”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意味着进入一个新阶段,可以说是迈出独立的第一步,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教育部门提倡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坚持“零起点”教学,但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教育部门对此是非常重视的。自2008年起,越城区教体局就下发了一份《越城区小学一年级“学习准备期”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各校在新生入学初,设置1~2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帮助学生走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

  “从教育的角度讲,孩子如果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的生活,很容易产生挫伤感。这种挫伤感不但在短期内让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也很可能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他今后的学习。”阳明小学(筹)校长马士力告诉记者,他们宁可将课程推后一个星期,也要尽可能地让新生顺利过渡。“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幼儿园,他们所接受的最初教育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处理能力也不相同,给学生一个学习过渡期,让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纪律等有一个最初的了解,远比急着教他们a、o、e来得重要。”

  而塔山中心小学校长方明江也认为,幼升小,除了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心理上的过渡。真正可以检验“幼小衔接”成果的标准大致有三条。一是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二是活动能合群,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妥帖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去完成。做到了这三条,幼小才算真正衔接好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