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表示,对于部分学校以“早培班”名义组织考试,选拔超常儿童的情况,已责令学校停止招生。据悉,北京市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近期即将发布,会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据4月13日《新京报》)
对于超常儿童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圈的热点话题:社会培训班的天价学费、名校的抢生源大战,昔日神童今日平庸的落寞……对于超常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如何兼顾公平与特色,颇值得探讨。此次北京市教委直接叫停“早培班”,传递出重拳出击保证教育公平的强烈信号。在此之后,如何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尊重超常儿童的差异性,如何理性对待儿童的入学和教育问题,更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认真反思。
其实,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超过同龄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西方国家曾普遍采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来鉴别天才儿童,将智力测验中得分在130以上的确定为天才儿童。可见,超常儿童并非应试选拔而出,其本身的天赋是其成为超常儿童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尊重差异化的角度来看,超常儿童的教育方式和学习进度本应与普通儿童有所不同。为此,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不少学校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开办“早培班”,以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然而,在现实中,专为超常儿童开设的“早培班”已渐渐背离其最初的宗旨。由于其招生不受户口、划片等限制,受到一些家长的追捧,以至于超常儿童的选拔已经不是少数高智商孩子的较量,逐渐演化为“小升初”的捷径。这就形成了因为少数“早培班”选拔学生而破坏教育公平的恶性循环。
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提出:公办学校不得违规提前招生、点招学生、变更计划招生和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坚决杜绝“以分择生”的行为;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招生。此次北京市教委叫停学校选拔超常儿童的决定,正透露出力促教育公平的信心,以及对学校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引导。
不过,“早培班”刚被市教委叫停,就有家长表示质疑,认为应该给“早培班”留一个口子,给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一个出口。对此,笔者认为,这些家长对超常儿童教育问题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在现有情况下,超常儿童的培养并不见得要以“早培班”的存在为前提。当“早培班”被叫停后,学校应该思考的是,在学生入学渠道较为一致和公平的前提下,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去设置课程,并给予学生对学制的灵活选择权。
例如,北京市已经有不少学校在探索走班式教学,以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发展。学校通过对课程的难度和进度的细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和水平选择不同级别的课程。借助课程改革和教育管理的精细化设计,超常儿童的培养并不见得会因为“早培班”叫停而被压制。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科院17岁硕博连读“神童”遭退学的案例,现代版的“伤仲永”让人唏嘘不已。其实,随着心理学对超常儿童的研究,如今人们普遍认为超常儿童不仅具有观察力强、知觉敏锐、注意集中、想象丰富等优良的智力素质,而且具有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坚韧不拔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正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所说,我们可以发现神童,但却创造不了神童。所以,“早培班”的叫停也在引导家长理性看待超常儿童的发展,切勿拔苗助长,或是再度上演“伤仲永”的悲剧。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员线教平,执笔:刘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