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探秘:查办中小学教职人员职务犯罪难在哪?
2011-08-22
关注掌上高考

  “中小学教职人员职务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发现难、立案难。”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袁春华眼里,查办中小学教职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从她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

  2006年至2011年6月,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辖区中小学教职人员职务犯罪举报线索近40个,对上述举报线索立案侦查的数量占举报总量的28%。

  “匿名举报的线索约占60%,并且举报得往往较为模糊,缺乏具体明确的事实和强有力的证据,这给举报中心初核和反贪部门开展进一步侦查带来困难,也直接导致了成案率偏低。”袁春华告诉记者。

  “检察机关在办理中小学职务犯罪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证据难以掌握,由于受贿案件是‘一对一’的,只有当事人了解情况,没有账务证据。”曾承办海淀区某中学原校领导受贿案的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建松告诉记者,他承办的该起案件,如果行贿人不交代,证据掌握就更加困难。而在招生问题上,虽然办案人员知道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学生家长不愿意说,“小金库”不公开,就很难查处。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柳斯告诉记者,他承办的一起海淀区某中学原校领导受贿案,源自该校一位老师的实名举报。举报人自2004年就开始举报,一直未能提供有力的事实和证据。直到2009年办案人员从行贿人处取得突破后,该案才被立案侦查,并于当年年底由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