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新版统编教材:构建中华文化的集体记忆
2018-02-08
中国青年报
关注掌上高考

  必须抓好教材建设。在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尚荣看来,“教材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今社会信息多样、文化多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材就是要给每个孩子根植下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的集体记忆。”

  去年9月1日,新版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如今,一个学期过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深入基础教育一线了解基层反馈,也对多位教材编审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试图探寻那条发挥教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时代新人”作用的固魂之路。

  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

  对北京市清华附小的陈香夙老师来说,小学一年级识字第一课的“天、地、人”授课过程,至今让她记忆犹新。

  “天、地、人”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但光讲字面意思还不够,陈香夙问孩子们知不知道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校训,有孩子回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陈老师继续说:“其实这个校训里与‘天’和‘地’有密切关系,你们找找看。”

  放学后,六七岁的孩子带着这个问题有的跑到清华大学,有的上网搜索,还有的求助父母。答案出来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孩子们纷纷在班级群里用稚嫩的童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对文化的认同,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陈香夙说。

  “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学完之后‘给孩子留下什么’,这才是最主要的。”成尚荣说,“比如,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给学生讲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过春节,而是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一次次的体验和感受中对传统文化产生亲切感,进而慢慢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它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国家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都在课程教材中集中体现,都在直接回答着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这句话。据语文教材编写组介绍,小学语文共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还增设了专题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历史教材则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道德与法治教材则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内容。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编写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打好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20258202 2018-05-07
SRC-1991952092 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