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被周围的人赞赏、调侃为“超级妈妈”、“当代牛妈”。
作为70后,我晚育。生孩子前,左思右想,反复衡量,觉得自己可以养活孩子了,才开始准备。
我也算好学。家里有一整书柜的书都是关于养育孩子的。我活跃在著名育儿论坛上,回帖发帖孜孜不倦。
除此之外,我还是早教产业的拥趸和铁杆顾客。女儿贝贝从6个月就开始上各种早教班了。
我还工作育儿两不误。上班风风火火,下班、周末、节假日都是孩子的,各种活动、出行、早教熏陶一个都不拉下。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积极主动地要求自己尽量完美,我想做一个100%完美的妈妈。
如果不完美呢?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而这么做的代价是我长期睡眠不足,体力透支。
2011年夏,女儿3岁半,我也加入了“为了孩子的移民大军”,在经过近3年的准备和等待,我们举家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
作为朋友圈的楷模妈妈,我在加拿大被笑话了
刚到温哥华时,是气候最好的夏天,我每天都要带着女儿去户外游玩场所。就像在国内那样,因为担心女儿的安全,我亦步亦趋地站在滑梯下,一旁的华人妈妈实在看不过去了,很善意地提醒我:“你不用这样跟着孩子,他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摔一下也不要紧。”(加拿大的户外游玩场所都铺有软木屑或者小石子,孩子即使摔倒也不会有重伤)
因为女儿性格羞怯,又是初来乍到,我一有机会就“循循善诱”地鼓励女儿去交新朋友,有热心妈妈又提醒我:“贝贝妈妈,孩子的事情就交给孩子,你别太操心了。怪不得你女儿那么黏你。”
兴许是北美崇尚简单的文化,也或许是我实在太突出,总有热心的妈妈看不过去,在旁边提醒我,一开始感觉很温暖。
我带女儿去社区活动中心时,很少去和其他妈妈扎堆聊天,总是跟在旁边,建议女儿玩这个,玩那个。当女儿不需要我时,我就坐在她身边。多去了几次之后,有几个妈妈招呼我坐下聊天,喝杯咖啡,让孩子们自己玩儿去。一次,一个心直口快的妈妈对我说:“你太紧张女儿了,这样带孩子累死人,还对孩子不好。你不能这样的。你将来会让孩子都不能独立玩的。”
真的是太不习惯了。以前,在亲友圈子里,我也算是现代妈妈的楷模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其他人纷纷向我请教,而我则是侃侃而谈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温哥华,尽管给我的都是好意提醒,都有道理,但频频被批评、笑话,心理上的确有些接受不了,那段时间经常被强烈的挫折感笼罩着。
因为女儿手工差,我的脾气越来越坏
初来乍到,加上环境的巨大改变,抛家舍业的巨大损失,还有那么一点儿文化冲突和不习惯,我的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
其实不是出国后才这样的,当女儿进入3岁,我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激动过去了,在我眼里,女儿的毛病越来越多,令我焦躁、烦躁、暴躁。我全身心地照顾她、培养她,她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胆小、懦弱、退缩、任性、黏人,我越来越不淡定了。
就拿女儿的手工来说,女儿的手工很差劲。而加拿大的幼儿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手工展开。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弱点,既然是弱点就要扶植、帮助。可我越是着急,女儿越是做不好。
在一次手工活动时,我在旁边这样教那样教,她依然不会。我强忍怒火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女儿吓得越发手足无措了。有个妈妈看不过去了,她直言不讳地批评我简单粗暴,不懂得等待孩子自然的发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