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给孩子积财不如陪孩子成才”
2018-06-07
中国教育报
关注掌上高考

  视家庭教育,推动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记者日前在重庆永川区采访中,通过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的交流,深切感受到家校共育的现实需求,也采撷到永川区家校共育开出的缤纷花朵。

  上游小学一家长表示,自己每次开家长会都不会缺席,还认真做笔记,因为在家长会上可以了解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也能听到教育专家的讲座、其他优秀家长的发言,对自己教育孩子启发很大。

  角色回归:“钱可以慢慢挣,孩子成长等不得”

  2014年9月,红旗小学刘祥福老师班上转来一名叫黄丽的学生。这孩子成绩优良却不爱说话,作业书写认真但卷面不干净,长得乖巧却时常蓬头垢面。奇怪的反差让刘老师对这个孩子多了一些关注。

  几次家访后,刘老师得知黄丽是一个留守儿童。原本在朱沱镇一个偏远山村上学,迫于生计,妈妈带着生病的爸爸远赴深圳打工,黄丽与年近八旬的外公相依为命。

  看着孩子稚气的小脸和过于成熟的眼神,刘老师心隐隐作痛……此后,刘老师放学后经常帮黄丽洗头、梳头,教她洗衣、做饭,为她买书、买笔、买衣服,陪她一起学习、一起干农活……山坡上劳作,刘老师挥汗如雨,脸庞晒黑了,双手的茧子层层叠叠,像农妇,更像黄丽的妈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黄丽的问题,刘老师经常与黄妈妈电话交流,“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需要有父母的陪伴”“给孩子积财不如陪孩子成才”“只要能吃苦,在哪里都能挣钱”“孩子那么聪明懂事,成绩也优秀,但没有父母陪伴会缺乏安全感”。

  刘老师还将黄丽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的表现用手机录成视频发给黄妈妈。看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干干净净,而在亲子活动中形单影只,黄妈妈顿时泣不成声……

  2016年春节后,黄妈妈不再出去打工,从偏远的朱沱搬到了胜利路街道丰田村,开始种菜、种花,拿到市场售卖。“虽然辛苦,收入也少点,但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开开心心地学习、生活,还能照顾老父亲,心里多了一份踏实。”黄丽妈妈欣慰地说。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红旗小学校长杨晓阳将这一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通过爸妈进讲堂、家长助管理、研学拓视野等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实施学生、家长的分类教学、分类指导,建立“特质儿童台账”,不断探索实践家校共谋学生最佳成长方式,“很多家长从远离走向了回归”。

  红旗小学六二班罗云的父亲离异后外出打工,看着儿子的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我深感儿子教育中的缺憾”。于是,在儿子四年级时,罗爸爸回到了永川。

  12岁的刘贺从小由外婆一手带大,家庭教育基本空白,养成了他的惰性和随意性,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看热闹”。在家校学习中,刘贺的爸爸妈妈明白了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中的决定性因素。“其实孩子很可怜,这个年龄段,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陪伴,钱可以慢慢挣,但是孩子的成长等不得。”

  两人合计后,妈妈从外地回来陪孩子。有了妈妈的陪伴和教育,刘贺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能尽量听讲,成绩逐步提高,也学会了守纪律、搞好同学关系,小脸上洒满了阳光。

  多元融合: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第三只眼

  在永川,各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发展、家长的提升、德育活动的开展与课程进行大胆融合,全面提升育人效果。越来越多的家长被唤醒,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兴龙湖小学通过家长“督管”制度化、家长“督教”科学化、家长“督学”常态化三项机制,构建了家校共育新格局,“督”出家校共育新常态。

  学校每年主动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减负提质、教育成效等定期开展社会评价。对涉及大型学生活动开展、优秀学生(班集体)评选、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制订、教育设备设施采购与维修、校园安全教育与防范、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进行决策时,广泛听取家委会的意见建议。同时,主动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学校学年度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的民主测评,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评价,邀请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学校4+X实践大课堂课程改革,引进大量的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工作。

  参与学校工作决策、参与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化、参与干部教师测评制度化,当督学、当老师、当评委、当志愿者……在角色的不断转变中,兴龙湖小学的家长把自己当成了学校发展的主人。

  上游小学大胆创新实践建构“共育课程”,建立了家长资源库,定期录制微课分享到班级家长群,为师生、家长提供“点餐式”服务。通过培训课程、家长讲堂、亲子体验课程、家长督学课程,点燃家校共育内驱力。

  校长钟淑告诉记者,共育课程的实施让家校关系实现了华丽转身。

  参与亲子体验活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参与督学的家长亲眼目睹教师工作的辛劳与不易、课堂上教师扎实的专业学识,纷纷为教师点赞。“各类活动、特色班级建设、家长讲堂等,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的作用超出学校预期。接下来,我们开始筹备家长亲子课堂和家长艺术团。”钟淑说,家校共育不仅助推了学校向新优质迈进的步伐,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永川中学每年投入约6万元免费开展家长培训。根据学生年龄段的差异,分阶段精准确定家校共育主题:七年级、高一年级重在新生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八年级、高二年级重在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后进生教育;毕业班重在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每学期末,针对学校管理、教师授课、师德师风、作业批改等进行家长问卷调查,永川中学第一时间掌握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以更好地助推学校发展。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需要父母对家校共育的认知,需要对共育能力的学习提升,与学校教育合拍、共舞,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已经成为永川教育人的共识。

  共育生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为了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板桥镇初级中学通过晒课堂、晒班级教师、晒校园文化及寝室文化等形式,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了解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体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记者在红旗小学了解到,2007年、2008年永川出现外出打工高峰,外出人员达到37.8%。近几年,随着永川经济好转,家长对家庭教育逐渐重视,现在回流比例达到20%。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亲子之间彼此尊重的沟通,需要家庭成员在民主氛围中的交流。”永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杨金才介绍说,近年来永川区把家校共育作为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拓宽家校共育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该区20所中小学已申报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区内各中小学坚持每年开展优秀家长、爱心妈妈、学习型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

  去年5月,该区举办首届家庭教育论坛,4000余名家长接受了学龄前、小学、中学等三个层次的大面积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全面提高了家庭教育能力。同时,该区123所中小学和15所公办幼儿园8000余名老师参与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他们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走进10万名学生家庭,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家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密切家校关系,激励学生进步成长。

  “家校共育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们还需不断拓展其深度和广度,总结典型经验,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生态场,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永川区教委主任赵德君如是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991952092 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