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成都一小学班主任推行“孝的教育”引发家长争议
2012-09-06
关注掌上高考

  学生课桌前张贴着节选《三字经》《弟子规》,每周一他们都要回家解读自己课桌上的内容;暑假作业,学生被要求每周写一篇以“孝子在行动”为主题的作文……从上学期担任川大附小2008级6班的班主任以来,邓新靖便开始大力推行他的“孝育”:以孝治班,背诵《孝经》,践行《弟子规》。然而,这些举措在家长中引发争议……

  新举措 班主任推行“孝的教育”

  川大附小五(6)班(即2008级6班)的文化墙上,教室前方贴着“孝亲、尊师、重道、修身”,后方则贴着“勤奋、自立、乐学、善思”。这是班主任邓新靖和家委会成员最终妥协的结果。

  邓新靖,今年32岁,教龄已有13年。在从教过程中,他遇到一个“两难问题”,很多学生听老师话但不听家长话。2010年暑假,他听了一个“百善孝为先”

  的讲座,随后收集了大量有关“孝”的书籍潜心研读。“人不孝亲,无以尊师;人不尊师,无以重道。”邓新靖说,人不重道,遑论学业。在研读《孝经》等著作后,他以“孝为根本”的想法渐成雏形。

  去年暑假,邓新靖调到川大附小,担任2008级6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向家长们阐述了他关于“孝”的思考。随后,他和家长、家委会商量后,家委会印制了《弟子规》《二十四孝图》《孝经》《道德经》、《三字经》、《训蒙骈句》等读物。另外,他还在早读、语文课前三分钟等时间开辟了专门的“孝育”时间。《二十四孝》和《孝经》是晨读暮诵,《弟子规》拆分为44份贴在课桌上。他还发放调查表,制定《孝言孝行反馈表》,让家长对孩子在家里的孝言孝行进行评价。

  引争议 家长担心荒废孩子学业

  然而,这些举措在实施时并非一帆风顺。家委会主席老王透露,当时就引发很大的争议,甚至有家长想联名上书“弹劾”,主要原因是邓老师将很大重心放在“孝”上,家长担心把学生的功课荒废了。一位家长担忧,孩子可能会发现学到的东西和大环境不一样,比如吃饭“长者先,幼者后”,现在哪个家庭不是围绕孩子一个人转?家长老金说,邓老师布置暑假作业,要求孩子每周写一篇以“孝子在行动”为主题的作文,一些孩子觉得枯燥,都在应付编故事。家委会主席老王则建议“孝育”应在思想品德课上,不能占用正课时间。但邓新靖强调,“都是用的零散时间”,比如晨读时间、午休、和语文课前三分钟以及部分思想品德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