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上海小升初:培训机构夸大了奥数证书的作用
2016-07-14
解放网
关注掌上高考

  [业内揭秘]

  疑问1“多奥”学生一定比1奥厉害吗?

  在吴明看来,“多奥”根本没必要。“我们家长群内部抽样统计显示:获得一等的牛娃里,1奥的同学占比远远大于2奥的同学,3奥或3奥以上的同学几乎为零。如果1奥2奥就能取得好成绩,5奥6奥就没必要了。反言之,如果1奥2奥都难以取得好成绩,更没必要上5奥6奥。很大可能是孩子没吃透现有的知识,家长却比较盲目,急于求成,又再加码,结果只能给孩子增加负担。”

  而在中国奥数队领队、主教练熊斌教授看来,只有5%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这个观点,在记者采访的多位数学老师中,也得到了一致认同。

  既然只有少数孩子适合学奥数,“多奥”也根本没必要,为什么家长还要为奥数如此疯狂,连暑假也不敢松懈?

  伍青生的调查结果给出了答案:为了升入好初中,这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首要原因。伍青生课题组在先期访谈中得到家长的反馈是:好的初中特别是民办初中的名校招生时,很看重小学生在各种奥数竞赛中是否得过奖、名次如何。因此,家长让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首要驱动力,就是争取拿到奖,拿好的名次。

  此外,能提高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提高校内数学成绩,也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一动因如今正呈显著上升趋势。家长们较为一致的解释是,校内数学考卷中往往最后1-2道题目有一定难度,校外学奥数,对解答这类较难的题目有明显帮助。

  “但提高小学生对奥数的兴趣,显然不是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的原因。”伍青生表示,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们都确切地否定:参加校外奥数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奥数的兴趣,“这似乎可以解读为,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越来越少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成绩与升学!”

  家长们更是在调查中明确表示,小学生参加校外奥数课程不是为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疑问2不学奥数小升初就上不了名校吗?

  不学奥数就不能择校。这似乎是现在很多让孩子上奥数班的家长心声。那么,确实真是如此吗?

  一位业内人士撰文分析说,经常泡各类机构开的论坛、微信群、QQ群的家长普遍会听到这样一个观点:想择校么?必须要有奥数证书。“论坛里经常会看到有人发帖:我们被A学校录取了。然后有人会跟帖:能问问你们具体有哪些证书么?我们有××杯二等,××杯一等………于是认真看帖的人记住了,去A学校必须有某杯赛二等,某杯赛一等。久而久之,‘择校=奥数’的观念深入人心了。且不论这些发帖的ID到底是家长还是‘马甲’,就算是真的,也只是以偏概全而已。”

  统计数据显示,以上海奥数杯赛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四个杯赛为例,目前四年级(即明年面临小升初的这一届)全部获奖人数为1319人,已包括364名只获得一个三等奖的学生,如剔除这部分人,按至少获得两个奖项的人数计,则不到1000人。

  而全市民办中学的实际招生数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所以,单单从数据就可以看出:奥数在小升初的作用被机构放大了。“中肯一点说,没有奥证去名校理科班或许有些难度,但对大部分民办学校,有没有奥证,关系不大。”

  孩子就读于上宝中学的张凡(化名)明确表示:“奥数证书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学生在校综合表现更关键,如果你在小学阶段平均成绩排名靠前,还是会有很多民办初中青睐的。”

  而一些培训机构,在社交媒体时代,更是开出了大量的微信群、论坛群、QQ群,一个版主注册了无数马甲,扮红脸又扮白脸,在群里营造“鸡血氛围”,制造升学紧张氛围,一步步推高奥数热。“有一次,一个名为‘某妈’的帐号,突然用管理员口吻说话,而管理员却说了‘某妈’的话,被仔细的家长一比较发现了。”

  培训机构通过夸大奥数在升学中的作用,催热奥数,最终卖出更多的奥数课程。而家长和孩子,却有可能未必适合奥数,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