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上海中小学生从童谣诵读者成为创作生力军
2012-11-14
关注掌上高考

  原标题:上海中小学生从童谣诵读者成为创作生力军

  “妈妈搂着娃娃,娃娃抱着瓜瓜。瓜瓜圆圆滑滑,‘扑通’一声掉下。摔坏了瓜瓜,吓坏了娃娃,娃娃大哭‘哇哇’,妈妈心疼娃娃。”

  这首童谣充满童趣、韵律明快,它的创作者不是大人,而是上海市闵行区蔷薇小学二年级学生周玥颖。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市优秀童谣作品征集活动中,她的这首《妈妈、娃娃和瓜瓜》荣获二等奖。

  据活动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介绍,此次优秀童谣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了1586首由中小学生创作的童谣,占征集总数的近六成;在最终评出的108首获奖作品中,中小学生创作的童谣占了近四成,显示出上海中小学生已从过去的童谣诵读者成为创作生力军。

  宝山区泰和新城小学五年级学生沈胤凯创作的《马虎小企鹅》荣获一等奖。短短四句话,将小企鹅的可爱表现得活灵活现:“小企鹅,美滋滋,穿件大大黑褂子。出门忘了系扣子,露出白白大肚子。”

  上海金山区第一少年宫退休高级教师张铁苏认为,从童谣诵读者成为创作生力军,是上海中小学生的一个可喜变化。说明通过与社会生活更紧密的接触,学校里的知识教育得到了更多创新性拓展。

  “孩子们本身就是童谣的主人。由他们自己创作,童谣会更有生命力,进而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力量。”张铁苏说。

  上海歌剧院退休编剧王森当年创作的童谣《戴花要戴大红花》,曾经影响了几代人。他认为,近年来儿童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有趣并能够被记住的童谣却越来越少,新童谣推广难度加大。“重视并提高未成年人的参与度,是让新童谣念起来、唱起来的一个好办法。”

  据了解,为了鼓励更多中小学生参与童谣创作,第三届上海市优秀童谣作品征集活动的主办方第一次将获奖者分为未成年人组和成年人组,给中小学生提供专门的表现舞台。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蕴茜的童谣《淘淘的变化》,讲述了一位母亲通过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儿子淘淘从厌学到爱学。崇明县北堡小学四年级学生施佳嘉的童谣《小草我爱你》,从孩童心理讲述了一个知错即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故事。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施展韬创作的《小米粒》,运用拟人手法,从米粒的角度劝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李蕴茜说,一首童谣不过几十个字,但要想写好,需要增强各方面能力,尤其需要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假期里,从城市来到乡下,无论是动植物的生长,还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游戏,都成了她创作童谣的最佳素材来源。

  “参加童谣创作,让我变得更热爱生活了。”李蕴茜说。

  据了解,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创作童谣,已成为上海近年来学校和社区文明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中央文明办等部委近年来主办的优秀童谣评选活动中,上海推荐作品获得等级奖的数量已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