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著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关于班干部是“汉奸”的博客,引起了很大反响。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即将召开,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室副主任夏金华递交的一份名为《关于试行小学生班干部轮流做的建议》提案认为,目前取消班干部制度尚不可取,建议试行小学生班干部轮流做,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班级人数较多有必要设“小助手”
近期,郑渊洁在微博上对小学班干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郑渊洁认为,班干部制是在培养“汉奸”。该微博称,班干部和汉奸相同处在于:奴役同胞、告密、为强权效力,建议取消班干部制。
夏金华认为,郑渊洁这一言论过于偏激。“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适应集体生活,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是不够的,设置班干部充当班级管理的小助手,有其必要。”夏金华在提案中说,特别是本市小学生每个班级均有将近四十名学生(少则也有三十多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同西方国家一般学生较少,一个班只有二十多人,有很大不同,因而夏金华认为,取消班干部制度尚不可取。
目前班干部制度执行时有弊端
不过,夏金华认为,班干部制度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影响到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良现象愈演愈烈,确有反思的必要。比如,以前小学生的班干部基本上是班主任老师指定的,条件是听话和成绩优秀。近年来,班干部由学生自己推选,但班主任老师起的作用还是很大,最后还须经班主任同意才行。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当上班干部,不惜请客送礼,帮孩子拉票、做广告,导致家长竞相讨好老师,老师操纵选举等扭曲情况的出现。有的学生甚至用零花钱或零食、学习用品等“贿赂”同学,达到拉票的目的。“这对于尚处于‘自然人’阶段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合适,不利于他们将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建议班干部定期轮流做
在夏金华看来,目前这种班干部制度弊多利少,少数成绩好或被老师喜欢的同学垄断了班干部资源,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不公平。而且,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好坏与否,并不能说明其将来在社会上的表现如何,有时甚至相反。因此,建议小学生阶段的班干部可以像值日生一样,定期轮流来做,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北京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实行“小干部轮岗制”收到很好的效果;上世纪90年代,上海黄浦区某小学也曾施行过轮流制的办法,媒体还做过正面报道。“我们不妨一试,可以先选择若干学校进行试点,待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