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不适应小学新生又萌又囧
老师建议:小男生更好动,家长要引导“释放”
下课急得满脸通红却找不到厕所,上课坐不住了悄悄溜走,在近日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一年级新生对学校生活感到陌生和不适应,萌态百出,囧事一箩筐。老师提醒,孩子升入小学后一般需要一个月的缓冲和适应期,家长需要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孩子,配合老师规范引导孩子的言行举止。
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吴艳告诉,刚开学时每天早上都有孩子在校门口哭鼻子,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或者非要家长陪着进班。有的学生玩高兴了忘记进班上课,有的在课堂上坐不住趁老师一转身跑了。有些孩子自理能力不强,为找不着厕所着急,经常忘记带学习用品。吴艳老师说,孩子在刚入学时出现类似状况是正常的,老师会从坐姿、书本的摆放、书包的整理等方方面面手把手地教给孩子,家长不需过于担心。她提醒,小学新生多会出现以下不适应的情况:老师要管理班里几十个孩子,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情绪,有的孩子会因此有失落感,认为“老师不喜欢我”;孩子在幼儿园每天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变为以学习为主,一时难以适应约束性很强的作息生活;孩子不懂怎么和老师、同学相处,不懂如何解决矛盾,存在人际交往上的困难。这需要家长主动与老师沟通,多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尽早以快乐、阳光的心态适应小学生活。
此外,不少家长抱怨,男生由于调皮好动,不如女生乖巧安静,一进校门就处于“劣势”。对此,吴艳老师认为,好动是男孩的天性,老师和家长应该抱有宽容的态度。家长要制造释放点,引导男孩释放多余的能量,比如在周末进行户外活动,或者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此外,在男孩制造麻烦时不要一味斥责,可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会从中发现以前没看到的闪光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