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培植孩子“内秀气质”
“文化因人而生,人因文化而陶养。要想让学生真正知书达礼,还得辅以传统文化的浸润。”秉承如此理念,天和小学推出“国学修身、国术健体、国艺怡情”的“三国”教育,培植孩子“内秀气质”。
走进天和教学楼,右边是巨大的儒家文化主题墙和传统节日文化长廊,正对着的国学园,设有孔子雕塑。在每年新生入学仪式上,每个新生都将坐在孔子怀里拍照留念。记者看到,孔子的膝头被磨得光亮可鉴。
在课程设置上,天和别出心裁——根据年级不同,分别设置《三字经》、古诗词、《论语》等课程;顺应孩子“野”的天性,太极扇、长拳、少林拳等被引入课堂;天和还有美术、古筝、柳琴等多门涉及传统艺术的社团活动课,琴棋书画,乃至茶艺都进了课堂。
钮云华说,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能记得的不是某一堂课,而是一些事件。天和重视每个传统佳节,比如在端午节,学校会邀请父母与孩子一起包粽子、编彩带、制香囊、参加旱龙舟比赛,还将端午诗词编成小报,或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
天和小学图书馆是吴江最漂亮的,名字很独特,叫“书呆子莫来馆”。 馆内设置众多小景观,贴合孩子天性,连座位都设计成手掌形、哆啦A梦形、篮球形等卡通座椅。让图书馆成为学生愿意常来的乐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