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珠算“申遗”成功 江苏已将珠心算列入小学课程
2013-12-06
关注掌上高考

  12月4日,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美誉的中国珠算列入了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历时5年之久的珠算申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但是在今天,珠算既然已经失去了工具功能,对于现代人而言还有什么价值呢?专家认为,在当下,珠算在促进计算技术、认知图式、教育心理、智力启蒙等方面仍然具有多重形式的社会文化功能。

  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传统算盘也在逐渐淡出中国人的视野,甚至从小学课桌上消失。曾经朗朗上口的“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等口诀变得陌生起来。

  面对各种困境,珠算必须自我创新才能生存与发展。在珠算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珠心算在提高儿童学习成绩、培养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获得了认可。

  推广珠算可提高老幼智力

  近年来,多项研究也表明学习珠算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如浙江大学脑科学研究室等单位一项研究显示,学珠心算可以让儿童数学计算能力更迅速、准确。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说,以珠算为基础的珠心算把珠算的运算模型与珠码内化在大脑中间形成表象(珠象),并通过珠象实现运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珠心算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阅读速度,一些学龄前孩子在大脑中甚至可以完成复杂的计算。研究发现,儿童在一般课堂上的注意力仅能保持15分钟,而在珠算与珠心算课堂上最长可达45分钟。

  同时,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方面的效果引起了国际智障康复学界的高度关注,有的学校尝试在智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引入珠心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不仅如此,在中国一些城市的老年大学和养老院里,学习珠算也开始流行。多项研究表明,老人学习珠算,动口,动手,更动脑,加强了手与脑之间的相互协调,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珠心算列入江苏小学课程

  如今,珠算的价值正得到更多的认可。在珠算从中国小学课堂消失10年后,2011年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已将算盘作为一种算具重新列入教学范围。一些省市正逐步开设实验教学区,其中江苏省已于去年8月把珠心算列入全省小学数学课程。

  苏金秀说,珠算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小众的“奢侈品”,而是一个由大众创造的普通工具,未来珠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只有在使用中不断加以创新,古老的珠算才能保持活力。

  珠算文化研究人士认为,珠算是中国文化独特性与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应予以保护,也应在世界上推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