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4:小学高年级报班较少
记者调查发现,给孩子报班的大多是幼儿园或者是小学低年级的家长,而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的家长,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给孩子报班。
“孩子大了更有自己的主见,很难强迫报班了。大一点的孩子去上培训班,基本都是自愿的,起码不抗拒。小一点的孩子,很多都是因为家长没有时间陪伴,索性送到培训班了。”陈女士说,女儿9月就要升入六年级。暑假开始之前,她就和女儿商量,暑假要不要去上课。女儿表示不想去,宁愿在家里看书。
“家里请了钟点工阿姨,我们上班的时间,阿姨在家里搞卫生和做饭,她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不操心了。”陈女士说,女儿一直比较自觉,也静得下来。上学的时候课业比较紧张,晚上还要去机构培优,自由阅读时间并不多,既然孩子想利用暑假好好读几本书,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心理专家:报班热其实是家长自己焦虑
儿童心理专家、天河省实心理老师李巍表示,假期报班热,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家长无暇看护,另一方面跟家长普遍的焦虑氛围有关。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期末考试考90多分仍算成绩不好、基础不牢,其实并不是孩子真的差,而是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符合自己内心的期待,所以希望通过假期报班、“进补”来解决问题,让孩子符合自己的期待。
还有一些家长,是担心孩子未来会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又或者担心孩子自己难以面对挫折,为了避免自己的失望和孩子要面临的挫折感,就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才会觉得安心。但事实上,孩子在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体会到愤怒、哀伤、自我怀疑和恢复的过程,如果缺少这个过程,那会造成看似孩子的成长很顺利,但实际上可能失去了锻炼抗挫力的机会。
“对孩子假期补课或者超前学,也不应该一棒子打死,关键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由家长强迫。如果孩子自己有比较强的好胜心,或者做事情很有计划,愿意提前准备,那么家长为孩子提供条件也无可厚非。”李巍提醒,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应该正确引导,不要让孩子认为很多事情可以通过上补习班或者各种培训班解决。同时,“孩子愿意”的前提,也不应该是家长以“你不学你就比别人差,你自己看着办”之类的言语引导,通过制造孩子的焦虑情绪让孩子愿意。“人生更多的是长跑,暑假是属于孩子的,家长应该把时间交还给孩子,毕竟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没必要把孩子逼得那么紧。”李巍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