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回家还是留京,王建刚正在面临一个选择题。这是他在北京呆的第4个年头,靠着一双巧手编制手工艺品赚钱。他将包头老家的房子租了出去,一家三口挤在14平米的小单间里,和楼上楼下共用厨房、洗水间。10岁的儿子在50米之外的宏翔学校读书。他虽然计划将来肯定结束异乡打工的生活,但没想到日子来的这么快。
王建刚:学校让所有家长都带着孩子回老家办学籍号,结果我给老家打电话,说没上过学,哪来的学籍号啊。要不就从一年级开始重新上。
去年,我国建立全国统—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全国每一位学生“一人一生一号”,19位数字加字母就像是“教育户口”,如果没有它,升学、转学都不行。
儿子的学校是民办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没有资格给学生们入籍。根据北京市一些公益组织的测算,打工子弟学校共有100所左右,共有5、6万没有学籍的学生。一开始,王建刚没觉得这件事情难办。他曾是短跑运动员,大学毕业,做了一名体育老师。再后来停薪留职,下海打拼。曾经的同事、同学都在学校工作。但他问了一圈,都说办不了。
记者:现在孩子知道这事儿吗?
王建刚:知道。我跟我儿子说,这好弄。爸爸打电话就办好了。不能给娃太大负担。
记者随机拨打了内蒙古、山东几所的小学。有的学校断然拒绝,有的学校表示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学校1:我同情你。但是你一年级没选择我,你的位置已经被占了。第二,你没有学籍号,我是不能办理转学手续的。
学校2:像你现在这种情况,又不是初始年级一年级,这种情况我们从来没遇到过。
朝阳博文学校校长陈阔对记者说,学校里有很多家长都遇到了回乡办学籍难的问题。
陈阔:现在家长反馈的信息是,好多地方办不了。有些地方不给办。北京上不了,回家不给办,现在就是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
宏翔学校的董事长杨兵最近也在为学籍号犯愁。家长们回家办不了学籍,来找他诉苦,可是他解决不了。
杨兵:我们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不能隐瞒。告诉家长,不想影响学生前途。收不到学生没关系,我们不能影响学生。
杨兵曾是位生意人,和妻子一腔热血投身教育。他说,这些年,学校越来越难做,各方面开销很大,控制好开支,学校只能盈利几万块,更多的时候还是亏损,一年大概7到8万。如今,学校办不了学籍号,来年的日子怎么过,他真的不敢想。
杨兵:明年学校能进多少学生,我在考虑呢。学生肯定会大幅减少,另外,开销负担可能会加大。采暖、工资……小孩多一点,收入多一点,少了之后,可能慢慢地就办不下去了。
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咨询了朝阳区教委下属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所有非京籍学生必须回原籍办理学籍,去年曾大力宣传过,不知道为何有些家长没有注意到。如今家长当务之急是赶快回家办理学籍。
工作人员:去年开始执行这个政策时,国家统一给录过一遍。咱们这些家长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回家去录,今年政府准备再重新补录一次。明年到底还给不给录,那我就不敢肯定了。
工作人员表示,教育部指示,各地将受理返乡子女学籍办理事宜。在今年4月,教育部通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4年3月底建设进展情况”时曾表示,今后再接收无学籍的学生,经确认后必须为其建立学籍。要转变观念,改变管理方式,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确定转学办理要求,尽可能减少纸质材料盖章,避免家长来回奔波,把好事办好,让群众受益。学籍系统所设置的四个核办环节相当于盖章审批的流程,核办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
但王建刚们遇到的困境又是实实在在的。王建刚说,他想到最笨的办法是让儿子重新读一年级,然后看看是否能够跳级。只是一想到儿子必须回家读书,他有些舍不得。王建刚把儿子一沓子厚厚地奖状拿出来,塑封好。
王建刚:一回去一年都不见了。见到父母都不认识了。现在没有学籍,好在每天就能见到父母。我每天还能辅导一下。我儿子学习成绩很好。每年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