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学生,暑假旅行关注健康卫生,注意出游安全,避免溺水发生。暑假散居儿童骤增,对手足口病不能放松警惕,家长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另外,西安7、8、9三个月正处于乙脑发病高峰,市民应注意防蚊灭蚊,预防乙型脑炎。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旅行关注健康餐饮卫生
做好行前预防:出游前学生家长应提前了解旅行目的地近期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掌握预防措施;在国际旅行前应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及目的地官方机构发布的旅行健康提示信息,必要时应提前接种相关疫苗。关注自身健康:在旅行前夕或期间出现健康异常,应及早就医、诊治,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或怀疑传染性疾病时,应推迟、取消或及时中止旅行,防止和减少疾病传播,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注意餐饮卫生:旅游及就餐时应切实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摊点就餐,慎食生食,特别注意勿食用未煮熟的菜、豆及海产品,防止病从口入;要注意包装食品标签,不食用过期食品和没有标注有效期的食品。加强个人防护:旅游期间应携带必要防护品及药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接触活禽,特别是来路不明的禽类和病死禽。到有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流行地区旅行,应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蚊虫叮咬。
注意暑期安全避免溺水发生
暑假中,家长和学校应做好学生暑期安全教育,防止学生无成人陪伴下单独、结伴去河边、池塘游泳,学生本身也应该了解一些溺水急救常识,以防溺水发生后出现更严重事故。
落水自救——镇定第一。落水后应保持镇定。胡乱举手挣扎反使身体下沉、呛水而淹溺。
仰泳露鼻:可采取头向后仰、面部向上的仰泳法,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深吸浅呼:吸气要深,呼气要浅。缓解“抽筋”。若肌肉痉挛(“抽筋”),用手握住痉挛肢体的远端,反复做屈伸运动。保存体力:会游泳者在落水自救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抽筋”,并保存体力。
救助他人——巧用绳竿。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背后托举:下水救人时,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用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抓住腋窝拖带上岸。防止抓抱: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谨慎下水:施救者若不熟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注意防蚊灭蚊预防乙脑发生
西安7、8、9三个月正处于乙脑发病高峰,市民应注意防蚊灭蚊,预防乙型脑炎。进入夏季,蚊虫容易滋生,蚊虫密度逐渐增多,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人进行感染传播,因此从7月份开始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虫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节。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经过潜伏期后,患者可出现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颈项强直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市民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出现乙脑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一般家庭主要是蚊帐防蚊,此外多用灭蚊灯、蚊香、电蚊香和灭蚊器等灭蚊。蚊帐既能避蚊又能防风,还可吸附飘落的尘埃,尤其适合儿童。而蚊香内灭蚊的有效成分是除虫菊酯,对人体有轻微毒性,此外有报导称,点一盘蚊香释放出的超细微粒和烧 75—137支香烟的量相同,其释放的超细微粒可以进入并留在肺里,短期内可能引发哮喘,长期则可能引发癌症。故蚊香最好还是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地方。
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儿童家长应注意
7月手足口病进入发病高峰末期,虽然总的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重症病例仍较多,加之今年手足口病的特点是散居儿童居多,目前正值托幼机构及小学放暑假,儿童大多回到家庭,散居儿童骤增。因此对手足口病不能放松警惕,应继续做好防治工作。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注意家庭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朋友夏季采购食品要注意:不购买高危食品,如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不吃过期的、无标识的、包装破损的食品,不吃未经许可的街头盒饭,安全盒饭常温放置超过2小时后不宜再食用。隔夜饭菜要冷藏,日常做菜,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食物特别容易变坏。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目前正值市民吃各种水产品的旺季,家庭加工水产品如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中毒。一些市民认为海鲜鲜活就不会发生食物中毒,只有腐败变质的海产品才能引发食物中毒,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海鲜中导致腹泻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病菌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自身所带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预防海鲜引起的食物中毒要做到:(1)加工海鲜时要彻底加热,要煮熟热透再吃;(2)加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具、容器专用,生熟分开,禁止用洗生海鲜的容器洗青菜、水果、工具等;(3)吃剩过夜的熟海鲜再食用时,要彻底加热;(4)严禁食用发生赤潮海域的海产品;(5)制作海鲜时一定要选料,去除腐败变质类海鲜。(6)每次吃海鲜切忌吃得过多,即使是加热煮熟后的海鲜也不能一次过量食用,否则会产生胃肠道反应。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