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小升初语文高分秘籍(标点符号部分)
2011-12-06
关注掌上高考

  标点符号

  [知识要点]

  (1)综合运用学过的常用标点: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

  (2)认识分号

  [难点与对策]

  (1)句号和逗号的区分。句号和逗号使用的频率最高,错误也最多。一是句逗不分,二是“一逗到底”。对策首先是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再者是让学生弄懂,“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2)某些标点行文时的规范写法。本来,只要懂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就行了。但是,由于行文时不注意规范的写法,也会影响标点符号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规范的写法:①误把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冒号等“点号”加在一行之首;②把引号、书名号等“标号”的前一半写在一行之末,或把它们的后一半加在一行之首。

  对策是说明规范使用标点的意义,让学生在使用中形成习惯。

  [典型例题分析]

  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为便于教师使用,下文加了标点)

  据《羊城晚报》报道:辽宁的一位农业技术员花了近20年时间,精心嫁接出一棵“奇树”。此树竟能在不同时间,结出50个不同品种的水果。仅苹果就有“国光”、“红富士”、“北斗”、“金冠”……10多个品种。

  给一段话加标点,对小学生来说是件难事。要化难为易,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有效手段之一。为此,笔者特意找了一则有关“奇树”栽培的消息。这段不长的话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6种标点,有一定难度。比如“报道”之后该用冒号,还是逗号;对所罗列的几个品种的苹果的名称,学生有可能误用书名号;且品名之间仍按老规矩加顿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