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错龄入学后续 到底该如何化解男孩危机
2012-10-10
作者:解放日报
关注掌上高考

  应试把“差异”演变成“优劣”

  “破解男孩的学业落后问题,根本问题不在于入学早晚,而在于评价机制的改进。”

  多数小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男女生在小学阶段并无明显高下差异。但不少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长感叹,近年来招生女生比例不断提高,部分学校男生不足四成甚至三成,处于相对弱势。而且,很多男孩在社团活动、班级管理方面也不如女生。同样趋势延续到了大学:很多理工科专业女生比例反超男生。部分高校为了专业需要,只能对男生采取降分录取政策,以提高男生比例。

  “女强男弱”时代真的来了吗?市教委教研室日前首次公布上海中小学生学业“绿色指标”评价结果,语文和英语的优秀率,四年级和九年级的女生所占比例均高于男生;但数学科目,四年级时女生优秀率高于男生,到了九年级时优秀率男女比例已相当;科学科目,四年级和九年级男生优秀率均高于女生。专家分析,男女生在学业方面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差异,而只是在不同年龄段擅长领域不同。

  “目前中考、高考,偏重于测试语、数、外、理、化等科目,人文学科比重大,女生占优;理化、科学和动手实践等男生擅长的内容所占比例不高,甚至不纳入考评,导致男生‘考不出’。”新川中学校长黄爱娟说,化解“女强男弱”根源在于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导向。据了解,部分高中已经开始探索在自主招生环节增加动手实践、科学探究等内容,让男生能有更多机会展示优势。

  不宜过度强调“男女有别”

  “男女生差异,不应成为评价高下的标杆和入学年龄的依据,反而可以开发成为很好的教育资源。”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校长陈珏玉透露,男孩天然爱探索,女孩则相对文静。很多小男孩在玩汽车模型、观察气象等方面拥有优势,因此在她的科学与技术课上,经常邀请男生上台讲,很多女生听得津津有味。而女孩喜欢观察,在了解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等方面,则会更多地与男孩分享。“优势互补,有助于孩子成长。”

  “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产生影响,但不宜过度强调并且简单地‘一刀切’处理。”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认为,每个孩子的差异都是个别化的——学校建校之初,曾破格招收两位5岁的孩子读一年级,这一男一女后来都毕业于名牌大学;该校每年都有优秀的初中男孩超前到高中部 “进修”,也有部分孩子延长学程推迟毕业。“最好的办法是因人而异,鼓励孩子各展所长、多元成才,这样就不会导致‘男女有别’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