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坚持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
受到父辈的影响,陆鸿平自幼就想做一名好老师。成绩不错的她为此放弃了进重点高中上大学的路,进入中师学习,1987年她如愿以偿走上讲台。
虽然教的是数学,但她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中文,取得中文专业专科学历后,又继续学习教育管理本科,努力做一名既能上课又能写的“两条腿走路”的老师。工作4年后,她就获得海淀区中青年教师擂台赛数学学科一等奖和学科论文一等奖。同年,她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由于成绩突出,又在1994年破格评上小学高级教师。
2004年2月,陆鸿平开始担任永丰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独立管理学校;2010年,正式担任该校书记、校长。“做一个校长,不光自己要当一个好老师,还要能带动引领更多老师向着好老师的梦想努力,让更多学生拥有好老师。”她开始了新的征程。
管理人:腾挪调配扛住人力流失压力
半年内有17位教师离开学校是什么感觉?这件事就发生在学校与屯佃小学合并之际。
屯佃小学有32名教职工,其中21人是临时工。合并后短短半年,先后有17位教师离开学校,大部分是头天晚上给校长发条短信,第二天就打包走了。
埋怨不是陆鸿平的工作习惯,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把老师的离去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低。她腾挪调配,哪个教师离职,马上找其他教师顶上,这个校区人不够,就从另一个校区调人;某一学科没教师,就把本校三个班并成两个班再抽调人,人再不够,安排教师两边走校上课。在她和全体留校教师的努力下,学校终于经受住考验,渡过了人力危机。
在管理中,她从点滴细节入手,把师德建设放在实处,摒弃空洞乏味的传统理论式教育,通过讲师德故事谈认识、举办师德论坛、评选“永丰榜样”等方式,引发教师讨论,弘扬正能量,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
“陆校长每天都早早来到校门口,给进门的学生打招呼,有时还要给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她的态度影响到我们,我们也学会给打招呼的学生最热情的回应。”英语教师李洋参加北京市教师基本功比赛时,说课题目只提前24小时发布,准备时间紧迫。陆鸿平一直陪伴安慰紧张的李洋,第二天还陪同去赛场参赛。比赛完李洋回去休息,但是陆鸿平却不能休息,因为学校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她赶回去。2017年李洋评职称时,陆鸿平不仅在精神上鼓励她,还把所有相关资料全部传给她以供参考,手把手教她怎么填评审材料,帮助李洋顺利评上中学高级教师。
在陆鸿平的带领下,教职工的工作状态不受拆迁、离职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来连续五年学校不同团队获得海淀区“青年文明号”,她则在2011年获得“全国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育人才:“百花齐放”设置培养课程
2015年底,宏丰小学并入永丰中心小学。经过深入剖析,陆鸿平提出“自然教育”,学校陆续推出故土、礼仪、足球、传统文化等多种培养课程。
虽然一直面临拆迁,不能做任何投资,但永丰中心小学的校园破旧中却保持整洁,处处呈现传统文化气息:校园道路以中国古代儒家“六艺”为引导;“四季诗廊”按照赋春、品夏、鉴秋、赏冬四季分类,贴出经典诗句120余首;西墙布置成诗画墙,上面是老师写的《永丰赋》。
该校多年来坚持读书活动,将“校园晨读计划”与礼仪教育结合,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自编诗大赛》。在此基础上,《礼仪教育》校本课程诞生,并获得海淀区一等奖。在海淀区“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中,该校有8个课题入选,其中《中华优秀传统礼文化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的研究》就是陆鸿平的委托课题。今年,该校又成为北京市百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实验校。
在校方的支持下,从建球场到训练比赛、建课程,该校一点点发展校园足球,如今已实现全校普及,梯队储备充足,校队战绩显赫。2015年,学校被评为海淀区和北京市足球实验校;2016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实验学校”。现在,学校又在发展篮球、曲棍球。
在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北京市教育学会主办的寻找北京“美丽乡村学校、美丽乡村校长、美丽乡村教师”活动中,陆鸿平被选为海淀区乡村教育的代表。
收硕果:学生一角一元凑钱买教师节蛋糕
从2006年开始,学校陆续接收了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务工人员子弟,比例一度达到93%,现在比例还达83%。陆鸿平提出“以爱育人,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为让学生不忘家乡,学校组织了以“故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每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图板块作为展板布置在楼道内;每学期开学典礼安排学生讲述家乡发展变化;举办谈家乡变化的征文、唱响家乡的歌和赞家乡英雄等活动。同时,学校发挥少先队优势,为学生找到家的温暖,营造健康的成长空间。经过不断实践研究,学校出版了校本教材《故土教育》,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为书题写前言:“永丰中心小学的故土教育校本课程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市规范化建设专家团、海淀区小学文化建设专家指导团专家徐志勇博士称赞“该校是一所包容性的学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机会……”
“五湖四海我们连着祖国的脉搏,南腔北调我们唱着和谐的颂歌……”源于对学生的爱和教育,加入自己的教育情怀,陆鸿平写下一段文字,音乐老师看到后请人谱曲,诞生了校歌《成长》,后获得北京市校歌评比活动优秀创作奖。
31年的风雨沧桑,守望理想,诠释无悔。虽然早已不在一线教书,但陆鸿平依然时时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有一年教师节前,学生们偷偷商量给老师过节,虽然没有多少零花钱,但他们依然决定合买一个蛋糕,并你一角我一元凑齐钱。9月10日当天,学生们把蛋糕分成15份,一份一份送给老师和校长,还在被邀请一起吃的时候摇着小手拒绝,一定要送出完整的心意。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把故乡的泥土带回来,聚在一起种草莓,最终结出两个小草莓。学生拿着果实来到校长办公室,把草莓送给她。忆起当时情景,陆鸿平哽咽地红了眼圈,“这哪是普普通通的草莓,这是孩子们感恩的心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