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以核心素养引领拉动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在实践中,学校面临着“如何在学校层面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如何确保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困惑与巨大挑战。
3年前,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市10余个区、249个班级,展开了一项持续3年时间、涉及8000余名中小学生和200余名学校教师的大规模教学实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主任贾美华表示:“我们尝试在对‘阅读、数学、科学、技术、问题解决’这五大核心素养领域进行大范围前测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那些传统的、不适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发展提升的现实路径。我们认为,只有这样,高度抽象概括的核心素养,才能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转化,真正落地,保证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推进。”
找准问题:核心素养缺失问题突出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项目组意识到,想要依靠各科目领域的共同实践,合作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必须找准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然而,“找准问题”并非易事。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跨学科性、可迁移性等特征,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隐性知识与态度层面的要素,为教学实施和评价带来了很大难度。“如何监测和评价一个国家、一所学校乃至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水平,本身就是一个焦点课题。我国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课程教学、人才素养等方面现状与需求的大规模调查测量则相当欠缺。”贾美华说。
为此,在启动核心素养实验研究的第一阶段,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项目组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利用大规模前测,收集整理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学生于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组探索、建立了一套“从抽象概念到实证数据再到工具测量”的研究流程。具体来说,就是对所掌握的一系列“独家”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使研究获得强有效的数据支撑。据贾美华介绍,这些“独家”数据包括了近10年来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数据,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数据,近万节常态课教学分析数据,小学近5万名教师、初中近3万名教师与高中教师基本功问卷数据,以及2013—2015年间的400节教学录像课分析数据。
项目组对北京初中化学学科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忽视了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且对实验教学价值认识不足。”
在阅读素养领域,前测数据显示,从小学到高中,北京学生阅读面普遍较窄。在小学五年级,36%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不足10页,且39.3%的学生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主要是漫画卡通。初中阶段,阅读的课外书籍主要集中在小说、漫画、抒情散文这三类。及至高中,很多学生的阅读量仍仅限于语文教材,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杂志为主,缺少整本书阅读。而阅读视野的狭窄与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障碍和阅读方法不得当的问题。
在问题解决素养领域,前测数据显示,小学生在综合分析、主动质疑等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相当欠缺,40%的学生几乎不会主动质疑。及至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仍然缺乏怀疑精神与质疑思考的能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