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小学教材疑崇洋贬中:中国小孩正面故事换外国名
2017-08-17
新华社
关注掌上高考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要改革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切实保证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外国孩子十分优秀,中国孩子却常常要为自己的行为脸红;少年爱迪生还救过妈妈?学写中国字,先认外国名?……近日,部分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就多地小学使用的语文教材提出质疑,认为“数十篇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

  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在520余篇选文中,涉及外国内容的只有80余篇,约占15%。

  部分小学语文课文引发争议 

  反映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存在“贬中崇洋”现象的受访者认为,相关“问题课文”有数十篇之多,比如原本可以用中国小孩名字讲的正面故事,却换成了外国小孩名字。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窗前的气球》,讲的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主人公却是“科利亚”这样典型的外国人名。

  “如果将科利亚改成中国化的‘小科’‘小亚’,也完全不影响阅读。”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阳城学校语文老师吴敏说。

  类似讲述外国儿童优秀品质的课文在部分受访者看来有点儿多:二年级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中,有勇敢保护弱小者的“萨沙”;三年级上册第32课《好汉查理》中,有热心照顾邻居的“查理”;三年级下册第6课《燕子专列》中,有冰天雪地中保护动物的“贝蒂”……

  同时受访者指出,中国儿童的形象在一些课文中显得较负面,以至于经常要“脸红”。三年级下册第5课《翠鸟》中,用第一人称“我们”说出了“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却被老渔翁制止,“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接下来的就是上述第6课中爱护动物的“贝蒂”,形成鲜明对比;二年级上册第7课《一分钟》中,主人公“元元”因贪睡一分钟而上课迟到二十分钟,最后“元元”“红着脸”,“非常后悔”……

  还有就是原作本来是反映外国人的负面品质,改编时竟替换成了中国人名字的情况。比如,《蓝色的树叶》一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因自私不愿意把绿色铅笔借给同桌、同桌不得不用蓝色铅笔画树叶的故事。课文注释栏中标明“本文根据瓦·奥谢叶娃作品改编”。很显然,作者为外国作家,但改编后主人公则成了中国人名“林园园”,配图也是典型的中国小孩形象,最后主人公又“不由得脸红了”。

  此外被质疑较多的是文章内容的真实性问题。《爱迪生救妈妈》,讲述的是爱迪生小时候如何聪明地帮助妈妈做急性阑尾炎手术,这一情节引发较大争议。对此,负责教材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经核查,《爱迪生救妈妈》于2002年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新版教材中,将删去《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教材中还出现了“学洋名,认汉字”的反常现象。例如,《窗前的气球》《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动手做做看》等课文,都要求学生学习主人公“科利亚”“卡罗尔”“朗志万”“伊琳娜”名字中的“科”“卡”“朗”“伊”“琳”“娜”等汉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