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教育部就出台《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2013-08-22
关注掌上高考

  4.记者:据介绍,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与《办法》同步启动的,它们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电子学籍系统是依托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统计规范和教育管理需要构建的全国联网互通的电子政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各级用户软件、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学生教育卡等内容。《办法》规定的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工作任务,是电子学籍系统的上位制度支撑。由于学生学籍管理一开始就确定用信息化的方式实现,那么,电子学籍系统则自然成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撑和管理平台。《办法》实施和电子学籍系统建设是相互支撑、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通俗地讲,《办法》就是交通规则和交通事业发展规划,系统就是交通设施和工具。

  5.记者:由此,我们可以充分预知到《办法》和系统可能带来的变化。请进一步介绍一下《办法》的内容。

  答:《办法》分为总则、学籍建立、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附则共5章30条。第一章共3条,规定了《办法》制定的依据、使用范围及对象,学生学籍管理采用的方式,实行的“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管理职责。第二章共7条,规定了学籍建立的时间、依据、流程和保管主体,学籍档案的基本内容、形式和个人基本信息改动的条件。特别规定要依据身份证号建立学籍,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第三章共12条,规定了学籍变动时的各种管理工作。涵盖了学籍正常变动(升级、升学)和非正常变动(转学、休学、复学、出境、辍学、死亡)发生后处置的办法和流程。明确了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要求。第四章共5条,提出了学籍管理的保障措施。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为学籍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配备或指定学籍管理员。强调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规定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人员,要责令改正并追究责任。第五章附则共3条,规定了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籍管理原则。规定各省应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办法》从今年秋季实施。

  《办法》立足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设计了学生学籍档案基本内容,除包括学籍基础信息外,还包括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体质健康测试及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信息,以及享受资助信息等。为完整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办法》规定了学籍变动,包括正常变动(升级、升学)和非正常变动(转学、休学、复学、出境、辍学、死亡)处置的办法和流程;对于跳级、留级和失踪虽然文字没有提及,但已经包含在学生学籍信息发生变化后的处置要求中。为兼顾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学生,《办法》覆盖了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工读学校学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况,还考虑了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总之,《办法》力图构建跨地域、贯穿基础教育各学段、动态监管、全程跟踪的综合体系。

  6.记者:也请深入介绍一下学籍系统的功能。

  答:学籍系统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建设的五大类20个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之一,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学籍系统建成后,可以动态跟踪全国学生流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中小学生的真实情况,解决在义务教育和学生资助中存在的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满足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建成后的学籍数据库将涵盖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几十年后将形成全国人口数据库。

  主要特点是以身份证号(现在孩子出生报户口时即分配身份证号)为基础建立终身唯一的学籍号,通过网络经一定形式审批实现在全国自由、便捷流动,进而提高统计、服务、监管、经费管理等工作的整体水平。从前景上看,可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社会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

  学籍系统一期将建设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应用系统中的核心学籍管理和营养餐管理功能。核心学籍管理包括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包括资金拨付、责任体系、学生就餐台账和寄宿生补助等功能。学籍系统二期将扩充、完善学籍管理和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功能,增加校车管理、成绩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查询统计分析、办公等业务管理,以满足中小学校日常管理、教育事业统计、学籍数据监管、业务流程管理、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等需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