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中小学新生分班大战:拼爹拼学历拼财力
2013-08-14
关注掌上高考

  家长:应该不会,因为入学是没有考试,没有标准来挑,家长有背景找到一定的渠道就能进这种班。

  看来家长好像对这种分班方式有点意见,但是有网友提出,按照儿童心理学家布伦芬特纳的观点,儿童所处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一致性越高,对儿童成长越有利。如果学校的出发点没有暗藏私利的话,那么按家长的职业分班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浙江平阳县一位一线教师也这样说:

  教师:学校虽然有时候也是不愿意这样做,但是一个班级学习的氛围真的很重要。好的、要学习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他们就会相互竞争,促进学习,学习氛围就会很好,也是便于我们的管理。当然这样分班后,差的学生都聚集到一块也就更加差了。

  既然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咱们就看看有关规定里怎么说。《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里明文规定,学校应当均衡编班和配备教师,并将相关情况向学生家长来公布,不得将测试的成绩、竞赛成绩、奖励、资质证书、捐助等等作为入学条件和编班的依据。有这么多限制条件,都没提到按家长的学历职业给孩子分班是不是合规,看来即使是政策制定者当时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分班方法。

  但是,不管规定是怎么写的,教育毕竟属于公共资源,学校无权自定违背社会公平的分班规则,没有理由拿公共资源做利益交换的筹码,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除了昆明,其它地区的情况怎么样呢?咱们再听听吉林长春一所重点高中的资深教师怎么说。

  教师:你要想进好学校重点班啊你不意思意思根本进不去,你像以前我带的那个重点班,按要求必须是年级的尖子生,可是塞进来的大多数都是关系生。

  吉林这个说的是“意思意思”,您懂得。看了这么多地方的分班大战,甭管是靠拼家长的、靠熟人的,还是靠“意思意思”的,甭管靠什么,我们不得不担心,没有这些能力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怎么办?比如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时,问到了一个孩子,说为什么你在普通班,没进重点班呢?孩子的回答说:因为我爸爸妈妈没有钱。

  孩子的话让我们揪心。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政策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劳凯声也认为,这种分班方式无疑将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劳凯声:我并不一般的反对分班,因为毕竟中国的古人说过,因材施教,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的分班它从取向来说已经不是从孩子的天性,本身的兴趣出发。而最近几年,对分班又插进了一些更新的东西,比方说根据钱和权,这样一种分班危害性更大,它已经损害了我们社会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社会公平。这些权力、金钱对孩子的身心各个方面的影响就更不好了。

  那么,分班大战这个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问题呢?说到底,所谓挑班,其实就是在挑老师,而挑老师的原因,正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再说到底,是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正如劳凯声所说,它既不是学校的问题,也不是家长的问题,更不是孩子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而在解决这种复杂问题之前,我们也许可以在一些简单问题上进行调整。

  劳凯声:我还是主张好的和差的如何通过一种比较好的均衡一点的搭配,让每一个孩子受到相对的比较公平的教育,而不是把好老师集中在某一个重点班,其他的孩子都上一些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其他教育资源比较差,就会带来不公平的问题。

  确实,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建成一个全面优质的教育,不再有重点校和非重点校之分、不再有好老师和一般的老师之分、不再有好班和坏班之分,而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那么家长们自然也就没必要进行分班大战了。当然这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上都空空如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