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小学差生戴绿领巾”引广泛质疑 官方叫停收回
2011-10-20
关注掌上高考

  少工委:

  不符规定 坚决反对

  得知学校让小学生佩戴绿领巾之事,陕西省少工委工作人员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并没有“绿领巾”的规定。“我们不支持学校这种做法,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少先队作为全国性少年儿童群众组织,重要标志上有统一规范。据了解,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这些做法已经被叫停。据媒体报道,共青团中央2004年已开始在全国追查“变色红领巾”。

  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认为,佩戴红领巾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尽管佩戴绿领巾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成长,但红领巾、绿领巾都在校园内出现,不利于孩子对红领巾的认知与尊重。绿领巾虽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本报综合报道)

  观点

  对个体尊严的羞辱

  一般来说,教育暴力表现为躯体暴力、心灵伤害和思想钳制三种形式。“绿领巾”逻辑的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个体尊严的羞辱和对教育暴力的盲目崇拜。我们知道,在基础教育中,教师对未成年人拥有过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利,而儿童和少年对教师的职业行为缺乏相应的监督意识和能力,加上教育部门对教师监督的缺席,常常导致教师认为儿童需要成人的严厉管制,成人对儿童具有随意处置的权力。由此,“绿领巾”逻辑出现了。之所以说,“绿领巾”是对个体尊严的羞辱,在于真正教育意义上的惩罚实际上仅仅是一个要求,一种饱含尊重与信任的要求。惩罚既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要保护被教育者的自尊心,这才是教育意义上的惩罚。但是,“绿领巾”逻辑显然背离了这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