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自杀低龄化 如何发现孩子的求救信号
2015-03-23
广州日报
关注掌上高考

  双向抑郁,青少年高发

  余金龙指出,除了冲动型的自杀,是因为抑郁症,尤其是双相抑郁问题引起的。“双向抑郁,本来就是青少年高发的心理疾病。在其中,确实女孩的抑郁、焦虑和双向障碍比较多。因为痛恨自己肥胖而引发的自杀事件,很可能是一个双向抑郁的孩子。这种孩子的自杀率非常高,往往有进食障碍,在意自己的体形,在乎周围人的评价看法,或者会有网络依赖。他们一旦有自杀的念头,往往很难动摇。所以很多抑郁症孩子的自杀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那些一时冲动的孩子不同。”余金龙说,“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或许会有基因的原因,而造成五羟色胺分泌减少;也有后天教育的原因,家长和老师不科学的教育导致孩子过于追求完美。”

  抑郁症问题已经越来越多被普通公众认识。同样的,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量也已经越来越大。“过去十年间,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量总体是越来越大。单就我们医院,即便现在是更谨慎的处方用药,现在开出的抗抑郁药物也是十年前的十倍之多。”余金龙说。但他也指出,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在临床上,如果抗抑郁药物使用不当,让有潜在双相可能的抑郁症的孩子,错误服用过多抗抑郁药物,反而有可能会激发孩子躁狂的一面,使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增加,孩子自杀的可能性也增加。

  自杀不一定是真想结束生命

  如何及时注意到孩子传递出的危险信号,拯救孩子的身心?爱尔兰资深儿童问题顾问莉斯·奎诗(LizQuish)最近将自己20多年处理儿童问题的经验总结成书出版。她为家长们传授经验:“儿童、青少年采取自残或自杀行动,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更多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和释放内在的焦虑和痛苦情绪。12岁以上的青少年更多要经历与‘自我挫败综合征’鏖战的情况。‘自我挫败综合征’的表现有很多方面,例如很多来找我的孩子都会感到焦虑、恐惧、疲惫、透支,感到愤怒和被孤立,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持消极否定的态度,被绝望感包围。他们看不到事情美好的一面,被无用感包围。孩子们不知道该如何驱散这些‘小鬼’,它们的纠缠对孩子们而言也是致命的,继而对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情绪并不是心理精神疾病,而是心理上的痛苦困境。我们对孩子们的帮助是立体综合的。我们会关注这些出问题孩子的生活方式、营养状况,会用多种辅助方法,比如谈话治疗、运动,社区的社工也会为孩子提供帮助。”

  余金龙则提醒家长,如果孩子经常逃学、人际关系不好,微信、QQ留言中出现一些阴暗负面的表达,讲一些离别的话,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这些可能是孩子无意识地在发送一些向外呼救的信号,他们自己是无力从中自拔的。“有一个双向障碍的孩子,有一段时间经常打电话、发短信给我,老来诊室找我,孩子和家长都没有跟我提有任何病情的加重,当时我忙着给其他病人问诊,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在向我发出求救的信号,突然一天,他采取了自杀行为,好在抢救了过来。”余金龙说。在他看来,孩子身边的家人、朋友都应对这些信号敏感一些,及时向他们伸出救命的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