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烦恼:孩子们又抢玩具了
2012-04-26
关注掌上高考

  在陪孩子玩的游戏当中,不是每一个都必须有治愈心理的“疗效”。游戏,有时候只是带来笑声。

        小朋友与同龄伙伴交往的过程中,除了亲密友好,一定还免不了小争执、小冲突。你推我一下,我拍你一下;你吼我一声,我再凶回去;看到同一件心爱的东西,“奋不顾身”地争抢一番……这些摩擦不仅无法避免,而且正是在这一来一回的互动中,孩子初尝了社交活动的甜蜜和苦涩,磨炼着以后会派上大用场的社交技巧。

  因此,对于孩子交往中的小矛盾,我们不必过于紧张,更不用以一种强势的姿态,事事介入。除非当势态升级,你可以明确预测出某一方或者双方都会受到伤害。或者,事情并不严重,但出于种种原因,你还是决定有所干预,那么游戏就是最恰当的方式,而在游戏中,你也必须卸掉高高在上的权威身份,转而扮演一个笨笨的,甚至有点坏坏的,比孩子们强不到哪去的角色,然后“任性”在他们的冲突中“胡搅蛮缠”。

  游戏,打破孩子之间的对抗情绪

  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探明自己的自主力,也就是“能不能自已说了算?”“想做的事情能不能成功?”具体来说,当他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时,唯一想的就是把它抢到手,至于对方小朋友的感受,他还没有办法考虑和顾及。

  因此,面对这样的行为时,我们首先不能用成人世界的标尺,对它进行道德范畴的判断。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样不对,简单提及分享的概念也没有错。但是,不要上升到唠唠叨叨的说教,甚至用惩罚的办法,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当我们想结束小朋友之间为了抢东西而引起的对抗时,游戏就是最好的办法。它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只是用滑稽的方式,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从最激烈的情绪对抗中缓和下来。

  游戏,化紧张为欢乐

  当你变成一个笨笨的“坏蛋”,不但不劝孩子们停下争抢,反而还插一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你认为这会让孩子越抢越生气、越激烈,还是哈哈大笑,甚至俩人联手对付你,嘲笑你的“笨拙”呢?

  《游戏力》这本书里曾说,所有笑声都是好的。表面上看,问题并没有解决,孩子们没有学会分享、互让,你也做不到让他们以后就不争吵,但就这一刻来说,所有的紧张、恼火、挫败都化成了大家的一笑了之,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回报缓慢的“社交投资”

  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结论,社交观和人生观一样,到孩子15岁时,才能从“听得懂”的理念,内化为“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我们可以在孩子3岁时就告诉他一些基本的社交规则,但这是为了让他在遇到问题时,能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你现在不分享玩具,等一下别人也不会给你玩具哦。”

  这只是一剂预防针,但不能指望3岁的孩子听到这话后马上自觉自愿地把玩具让出去,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完成这种成熟的社交行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