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4岁以上可独立如厕 幼儿园应实施分厕
2010-12-30
关注掌上高考

  有精神心理专家指出,目前社会上不少家长独自带异性孩子外出(爸爸带女儿,妈妈带儿子)时,为图方便,就把几岁的孩子带入自己性别的卫生间、更衣室,这样或会致孩子性变态。

  市民尴尬家长无奈

  镜头一:女童“闯”进男更衣室

  近日,广州的黄先生入住花都一家度假区酒店,游泳后在男更衣室洗澡,突然见到一名父亲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女童闯了进来,旁若无人地冲凉换衣服。黄先生感到十分尴尬,指对方“离谱”,但那位父亲却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有什么好怕的?”

  镜头二:带儿子如厕遭遇厌恶目光

  市民刘女士的儿子今年4岁半,出入女厕所的次数已数不清。经常外出逛街,遇到儿子要上厕所时,刘女士就会亲自带着他到女厕内方便,有时也会碰到其他如厕女士厌恶的目光。“没办法啊,孩子太小了,让他一个人到男厕所不放心,他还不会穿裤子呢!”刘女士说,之所以带儿子进女厕,完全出于一个妈妈的担心。

  镜头三:来了个小姑娘众男士挤“单间”

  市民王先生曾在一家超市公厕内遇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是由其爸爸带进来的。王先生回忆,看见有小女孩走进来,几个正欲小便的男士顿时感到很难堪,纷纷放弃小便池,而选择排队等候“单间”。而门外几个本来想进来的男士,见状后便稍等片刻后才进来。

  面对此类尴尬,王先生表示可以理解,毕竟是小孩子,还不懂事。但毕竟是异性,家长还是应该有所顾忌。不少市民都有类似经历,几岁的小朋友虽然年龄不大,但毕竟是异性,在洗手间、更衣室等场合赤条相见,让人很难为情。另一方面,不少父母担心小朋友独自上洗手间会走丢、掉落茅坑,甚至遇上恋童癖“变态佬”,因此只好出此下策。有位市民称:“看到那些丢了小孩的父母撕心裂肺的,乱入厕所就不算不文明啦!”

  专家观点:小孩乱入厕或致性识别异常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前院长赵振环称,2岁以上的孩子就开始会对性别进行识别,被家长乱带入厕所会导致性识别异常,例如:经常入男厕,女孩就会觉得自己就是男的。有的父母觉得把男孩装扮成女孩很可爱,殊不知这和乱入厕所一样,也会埋下性变态的种子。有的幼儿园男女生睡觉和大小便都不分开,种种不注意,日后便可发展为性身份障碍,出现异装癖、同性恋、想变性等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诱因,只有少数孩子会出问题。”他补充道。

  专家建议:4岁或以上可独立如厕

  广东康鼎青青心理咨询中心性治疗师李红泉建议,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应委托与儿童同性别的可靠人士带入洗手间,万不得已时,应避开人后进入与家长同性别的洗手间;对于4岁或以上的孩子,家长可让孩子单独上厕所,例如妈妈可对儿子说:“妈妈在厕所门口等你,如果出来没有见到妈妈,就留在这里不要乱走。”

  幼儿园应分厕

  案例:儿子的“男女有别”意识

  儿子上幼儿园后,明白了男女的概念,有一次,在我单位我带他去女卫生间,他则站在门口指着门上的字说:妈妈,这是女的,我是男孩子,我应该上男的。第一次意识到儿子长大了。但这一次我还是让他上的女卫生间,再以后每次来单位我都让他到男卫生间,我在外边等着他。这仅限于我们单位,在公园或者是公共场所,我还是不敢让他单独行动,除非我没有内急的事。

  对于幼儿来说,男女分开如厕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他们进入社会前的一道必修功课,可以从小就感受性别角色,培养性别意识。通过家长或幼儿老师的引导,让孩子知道男孩应该进男厕,女孩应该进女厕,不要进错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