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100名儿童中,就有13名流动儿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7岁以下流动少年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半月谈记者近日走访生活境遇不尽相同的流动儿童发现,他们处在高低不同的“夹心层”里,即生活在不城不村的地域环境中,面临着难留难归的现实困境。
资料图:西宁流动儿童,正在社工和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进行绑腿走,分组对抗。佘丽莎摄
我生长在城里,就是城里人吗?
班主任李牧凌真正注意到凤凤,是班里鼓励孩子在教室种绿植的时候,凤凤说她不种花,只种草,因为小草顽强。
后来李牧凌翻看孩子写下的“成长足迹”才知道,凤凤10岁那年,妈妈离家出走了,她与父亲、哥哥相依为命。
17岁读初三显然超龄——凤凤读三年级时,就读的民办小学关闭了,父亲带着她辗转到北京一所偏僻的公办小学报名。校方说入学可以,但必须从一年级读起。于是,8岁的凤凤又从头开始上学。
出租房距学校有20公里,凤凤周末回家常常是一个人。父亲随装修队在外地干活,哥哥在辽宁当兵。
2015年,为办身份证,凤凤跟着父亲第一次回到老家四川井研县,住在亲戚家。“同桌吃饭,家乡话我完全听不懂,可我喜欢那儿的空气、风景,还有橘子。”
去年底,临近期末,凤凤兴高采烈地告诉李牧凌老师,下学期开学,她给老师带四川最好吃的橘子。但离过年没几天,凤凤告诉老师,“不能回老家了”。
“我问她为什么,孩子低落地说,‘今年过年爸爸没拿到工资’。”说起这番对话,李牧凌眼圈泛红。
从出生就在北京的凤凤,讲一口标准的京片儿,可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北京人。“我没有北京户口,高中都上不了,顶多算半个(北京人)吧。”凤凤低声说。
尽管在北京一所公办中学读书,可谭平一天也读不下去了。“听说去河北打工,一个月包吃包住能挣3000元。1000元当生活费,2000元给妈妈治病。”
16岁的谭平读初二,二弟谭祥和三弟谭帅都在民办打工子弟学校读小学。
谭平的父亲姓赵,山东泰安人,1999年来北京打工,结识了从安徽来的谭珍。因为没领结婚证,老赵家贫,孩子都随了母姓,在安徽落户。
他们住在北京正在拆迁的一片区域,十几平方米的砖房蜗居着5口人。门口堆放着垃圾和废品,一根麻绳上杂乱地搭着被褥、衣裤等,房里没有任何电器,家具都是好心人给的。这里不通自来水,老赵每天要从二里地外的工地接水。需要洗澡时,就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用。
这些年,老赵靠打零工养活一家人。谭珍患有严重的肾病和甲亢,每月医药费开支1000多元。今年5月,她又患上疝气,已无钱再治。
老赵说,如果不是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救助,以及民办学校对老二、老三生活费的部分减免,孩子们恐怕早已辍学。
小学时谭平还能考90多分,三四年前,家搬到这个不通电的拆迁区,谭平只好在电线杆下写作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这样的生活境况里,老二老三也步了哥哥后尘,成绩越来越差。
前些日子,班主任告诉老赵,谭平和校外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在校门口抽烟。老赵心里着急,却不知怎么和儿子沟通。
可就算日子这样难,他们也不愿回老家。
“回家更没活找,一大家子怎么吃饭啊!”离家近20年,老赵和谭珍无意还乡,“日子过成这样,老家谁瞧得起你?还不如在城里熬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