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12月29日报道,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3年12月,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2014-2016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978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030多亿元,总计投入3000亿元。工程建设总体上做到了规划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学生自带课桌椅、睡“大通铺”、在D级危房上课现象在绝大部分地区已消除。
这项工程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困难地区。汇总各地规划,全国2656个县的21.8万所中小学纳入实施范围,规划投入资金5227亿元,建设校舍2.2亿平方米,购置教学设施设备8.8亿台件套,受益学生8200万人。
2014-2016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978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030多亿元,总计投入30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中,中西部地区884亿元,占90.4%。截至目前,全国校舍建设竣工学校10.3万所,竣工面积1.23亿平方米,占5年规划建设面积的59.4%;采购课桌凳2283万套,图书3.4亿册,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1.6亿台件套,总价值610多亿元,占5年规划采购总金额的59.4%。工程建设总体上做到了规划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软件建设方面,完成540多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农村学校实现互联网接入比例达到85%,网络教学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学生自带课桌椅、睡“大通铺”、在D级危房上课现象在绝大部分地区已消除。
全面改薄工作虽总体进展顺利,但也还存在地区间校舍建设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资金落实不到位、工程建设审批手续繁杂等问题。下一步,教育部门将按照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和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要求,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进度,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一是倒排时间进度,督促各地对照时间表、路线图,做实做细2017年度实施计划,将工程规划细化到每个项目、每栋建筑。对校舍建设进度低于全国平均进度的省份,采取约谈+现场推进的方式督促加快进度。二是督促各地对照“20条底线”要求,查缺补漏,做到应改尽改,确保2019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都能达到“20条底线”要求。三是督促各地综合考虑区域财力差异,分档、分类划定地方资金分担比例,对困难县做到省级“拿大头”,落实规划编制承诺的建设资金。
第二,抓安全,打造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一是督促各地严格执行建设基本规范,严把准入关、施工关、验收关,确保校舍建设质量。二是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对项目建设经费实行专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对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三是增强项目建设透明度,通过公示平台,逐县、逐校公开公示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实施成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抓督导,强化责任落实。通过日常监测、地方自查、第三方评估、实地督导等,加大对工程实施的督导检查。同时,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把专项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项目进展不力或出现严重问题的,依照规定问责。(原题为《教育部:学生自带课桌椅现象在大部分贫困区已消除》)
(央视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