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上海新小学课程标准存误读 识字多少不是“标尺”
2013-07-05
关注掌上高考
  原标题:教育专家:莫误读上海小学课程标准 学前识字少不受冷落

  识字多,有时被当做炫耀家庭教育成果的“标尺”。可是,在特级校长、华东师大附属小学校长严伟懿眼中,这样的“优势”可以忽略不计。他认为,对于上海小学新的课程标准,社会和家长都存在着诸多误读。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更是再次强调,全社会都应更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还学前孩子一个快乐的暑期。

  与此同时,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透露,上海将在小学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验项目,引导教师和家长从单纯地关注考试分数、转向关注孩子的综合表现。他说:“教师要坚守底线,千万不要让那些学前识字量少、基础薄弱的孩子受到冷落,应该关注孩子的差异性。”

  误读一:一年级集中学拼音

  现在有些家长以自己小时候读书先学拼音为例子,纠结于孩子的拼音学习。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解释说,以往的汉语拼音教学采用“短时集中学习,统一达标”的方式。而现在的小学,汉语拼音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任务,而不是在一年级集中强化。

  具体是:汉语拼音分三个阶段学,即渗透—强化—巩固。渗透阶段,是指学生在初学汉字时,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汉语拼音的学习。这一阶段只要求学生听,可适当跟读,使学生对拼音有些接触,了解就可。强化阶段,是指学生在阅读识字过程中集中学习声母、韵母、音节的拼读等,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巩固阶段,则是指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阅读,教师有计划、分阶段地梳理和归纳,使学生逐渐熟练地运用。因此,汉语拼音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一二年级正确运用,三至五年级熟练运用。

  以往的汉语拼音教学要求会读会写会背会默,在实际使用中却没多大作用。薛峰说,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中,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在识字和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实现的,由儿歌引出汉字,由汉字引出拼音,让学生边读儿歌边识字边学拼音,改变了原先“单纯的”、“孤立的”学习汉语拼音的状况。识字与学拼音同步,建立汉字“音”与“形”的双向联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