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日前决定从广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试点推动开展中小学金融理财知识教育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广东首创“普及金融理财知识将从中小学生抓起”。
目前,记者获悉,广州市已有36所中小学将在今年9月份秋季开学时正式试点开设金融理财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参加学生将近一万人。
目前试点教材已正式出版。该教材则由广东证监局组织邀请广东省内高校的相关行业专家进行编写,并协调教育局、教研院等相关机构参与。
下一步,广东证监局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教育试点后续协调工作,争取尽快在广东全省各中小学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进行推广。
其实
有人已经开始实践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金融理财的需求逐渐增多,尤其在今年“全民炒股”的大热潮下,不少中小学生也加入了炒股阵营,“炒股”早已不只是成年人的事儿了。
不少老师和专家对此也表示支持,认为中小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和培养投资理财能力,但是股市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更宜“小打小闹”,以学习和研究为主。
实践1
小学生每天写股市日记
5岁开始学炒股,每天放学回家做20分钟的股市观察,并坚持写股市日记,9岁的小学生小佑已经是一名“资深”股民。事实上,小佑不仅早早学炒股,还卖书,班里一半的同学是他的“客户”,情人节他还曾尝试卖花。父亲称让孩子接触股票、卖书是为锻炼孩子“财商”。
日前,广州一位网名为“佑爸”的父亲在网上大晒自己的“育儿经”,引来家长们的一片赞叹。但是,9岁的小学生真的懂股票?佑爸告诉记者,儿子2岁多就认识两千多个汉字,炒股只是自己对孩子早教的其中一个方面。
小佑给记者看的几本笔记本里都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股票代码、名字和股价。经过几年的观察和记录,小佑说自己现在已经比较熟悉近300只股票。不过,一直以来小佑并没有参与真正的股票交易,而是用模拟账号过过瘾。
对于儿子学炒股,有着20多年股龄的佑爸表示并不担心孩子会被“催熟”,他认为学炒股有益无害,有助于孩子“财商”的培养。“中国最优秀的企业都在股市里,学炒股首先可以让孩子认识企业和企业的分类。”佑爸说,股价的涨跌背后的原因,牵涉到新闻等很多方面,也有助于孩子认识社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