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风雨,祖国昂首走过。如今的中国,正以其在经济、体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辉煌的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占有209公斤原粮,有钱人多吃一口,很多人就要饿肚子。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6000亿斤、8000亿斤、10000亿斤几大台阶。同时,经济作物生产协调发展。2008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达到749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了16倍;油料总产2952.8万吨,糖料总产13419.6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10.5倍和46.3倍。2004—2008年,粮食连续5年增产,2009年实现夏粮连续6年增产,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应对各种困难局面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蛋类也已赶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已分别达到54.9公斤、20.4公斤和28.5公斤,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基础十分脆弱。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一直努力改变着靠天吃饭的局面。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各地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问题,正在寻求农业增产增效新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央6个一号文件,不断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力度,极大调动了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在全社会营造了反哺农业的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领域。
二、体育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上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我国运动员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比赛中力挫群雄,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以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名,令世界震惊,国人振奋。随后我国又参加了第24至28届夏季奥运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后,我国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在亚洲,从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开始,我国已经连续7届位列金牌榜第一。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299个,创超世界纪录1191次。我国已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我国体育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优秀运动员和英雄集体,包括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勇攀高峰的中国登山队、被誉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等,长期以来,以他们为代表的体育健儿创造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经历了百年沧桑、历史巨变,这三个愿望终于全部成为现实。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被誉为“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