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5C: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2018-04-11
中国教师报
关注掌上高考

  近十几年来,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3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举行发布会,首次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这份报告吸纳了中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求,进一步追问“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并搭建框架、阐述内涵。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这5项素养的首字母均为C,故称该模型为核心素养的5C模型,这些素养简称为5C素养。5C素养每个方面又包括3-4个二级维度,如下表所示。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核心,为其他素养提供价值指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提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包括多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认知层面对不同文化内涵、共性与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又包括价值观层面能够认同并愿意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等,还强调在行为层面切实践行优秀文化中所蕴含的这些价值观念。该素养是一个中国人具有中国根基、打下中国烙印的体现,为其他四个方面提供价值指引。

  五项素养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核心,包含的价值取向对所有行为都具有导向作用;审辩思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认知能力,审辩强调理性、有条理、符合逻辑,创新强调突破边界、打破常规;沟通与团队合作侧重反映个体的社会技能,沟通强调尊重、理解、共情,合作强调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做必要的坚持与妥协。

  五大素养又相互关联。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创新离不开审辩思维,沟通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审辩能力能够提升沟通与合作的效率,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

  综上,五项素养从不同角度刻画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文化理解与传承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继承与扬弃、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和行为。该素养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

  1.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对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的体验、认知和反思。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充分的感受与认知;

  (2)选择家乡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渊源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3)选择我国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发展脉络及背后凸显的人文精神;

  (4)选择域外某个特定的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5)具有尊重多元差异的立场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对社会上常见的文化现象和相关观点作出评价与反思。

  2.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对特定文化环境中的审美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伦理、行为或风俗习惯等的接纳和认可。文化认同从根本上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的问题,是社会共同体成员身份识别和认同的基础,也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根本。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接纳所在社群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风俗习惯;

  (2)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具有坚定信念和情感认同。

  3.文化践行

  文化践行指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对于其所选择和认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原则等在现实生活中主动加以实践、传承和改造、创新。

  与该要素有关的行为表现举例:

  (1)能自觉遵循并积极宣传所在社群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风俗习惯;

  (2)能自觉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行为习惯,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

  (3)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并体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4)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并掌握某种文化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991952092 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