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作坊式”寄宿点火热背后隐忧待解
2017-09-15
工人日报
关注掌上高考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存在于海口各小学周边的民办寄宿点又火了起来。

  记者走访发现,面对这些民办寄宿点,家长们又爱又恨,一方面,他们藏身于居民楼,环境简陋,管理混乱,且不具备相关资质,在消防、卫生等方面隐患多多;可另一方面,受制于工作繁忙、孩子无人照看等原因,这些寄宿成为了“刚需”。相比对校外寄宿点的取缔打压,如何引导寄宿点规范操作成为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藏身居民楼隐患多

  离海南农垦一小不远处,随着开学的到来,一处在老旧的居民楼里的寄宿点生意开始火了起来。 “这几天已经有十几个家长带着孩子报名了。”面对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该寄宿点管理员介绍说,寄宿点午托班收费标准为500元/月,作业辅导需要再加300元/月,若用晚餐还要再加300元。每天11点小孩放学有专人接,之后安排小孩就餐和午睡,下午2点专人再送小孩去上学。

  记者以学生家长的名义到这家寄宿点探访,只见三室两厅的房子约100多平方米,厨房使用液化气,并没有消毒柜等消毒设施,客厅摆放着黑板以及简易的学习桌,剩下的空间只够转个身。每间卧室里摆放着五六张上下床,房间内光线昏暗。 整间房子记者都找不到悬挂着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证件,也不见任何消防设施。当记者询问资质问题,管理员表示不清楚,一句“抓紧时间入住,免得没床位了”,便转移了话题。

  实际上,海口不少小学周边分布着类似的学生寄宿点,报名的学生为数众多。在今年的海南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陈嘉新提交的提案中指出,海口午托机构45%左右在居民楼,15%在小餐馆,35%左右在综合商住楼,其他5%在私人家里。85%规模在15人以下,且设施设备简陋,缺乏消防与食品安全保障。 刚性需求报名火热 尽管各种“没保障”,可因学校不提供午休场所,家长工作繁忙、离家远等原因,导致这些寄宿点报名火热。 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的王女士和爱人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每天早出晚归,面对无法按时接送孩子上下课的现实问题,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离学院不远的寄宿点,“没办法,只要孩子有地方可去。”她告诉记者,相对于寄宿点的卫生和环境,自己考虑更多的是,中午放学后孩子有没人帮忙看管,至于其他自己则无暇顾及太多。 儿子同样寄宿在校外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学校距离家有40分钟的车程,自己和家人都是双职工,每天来回接送不大现实,大人孩子都没时间午休,寄宿点一定程度上为他们解决了“中午放学后孩子去哪儿”的难题。李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讲道,“房间的环境比较差,挤满了人,楼道比较窄,万一发生火灾什么的孩子们都来不及跑。”尽管如此,除了把孩子放在寄宿点,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顿孩子。

  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寄宿点俨然已成“刚需”。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小学学位逐渐增多,学校对教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原本提供给学生用餐及住宿的场所不得不重新改造后用于教学,学生中午放学后在学校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这种情况下家长只好将孩子送去学校附近的民办寄宿点。 今年海口龙华区综治办曾组织区多个部门深入辖区校外寄宿点,对安全隐患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整治,仅在农垦一小周边,就找到了99个寄宿点,有887名学生中午寄住其中,人数占农垦一小总学生数的49%。

  涉及多部门管理有些难

  事实上,如何规范管理这些校外的民办寄宿点,一直都是一个棘手问题。海口市教育局局长厉春表示,海口午间寄托点普遍不合规,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这是一个综合管理问题,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立法。海口市多部门也联合开过几次会,探讨制定相应办法,相关工作正在进行调研、论证。同时,教育部门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能够把午间用餐做起来。 厉春认为,校外寄宿点不能一味取缔,在考虑一些家长确实有寄宿需求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将校外寄宿点登记造册,根据规模规定寄宿人数,并纳入监管,掌握动态,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引导学生进行分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安全隐患。

  此外,还要出台相对应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寄宿点的经营资质、卫生环境、消防设施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 不少家长则表示,在目前资源紧张的教育环境下,这些民办寄宿点有其存在价值且前景广阔。不过,“作坊式”寄宿点隐患实在不少,当前需要的就是教育部门以及工商、卫生、消防等部门的及时介入,将它们纳入常规监管事项中,鼓励和引导托管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各项安全和服务方面形成良性竞争,倒逼不合格、不达标的托管机构退出市场。 “

  主管部门应根据家长们的实际需求,积极创造条件,顺势而为允许并引入社会资源承担起有偿的公共托管服务业务。这样一来,有学校担保,政府部门监管,我们托管孩子也相对放心。”家长李先生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