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2016年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6-12-19
关注掌上高考

  这是个追逐变化的时代,这也是个万众创新的时代。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飞速扩张,教育也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实体场域的消解……一系列的变化都在冲击着教育的全新内涵。

  而教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需要在这样的时代中寻求嬗变,面向未来。如今,当整个教育界都在谈论核心素养与教育创新的时候,到底什么才是教育应该遵循的路径?

  12月15日,成为改变的力量——2016年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近2000名校长与骨干教师齐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在这个中国教育的最高学府共话基础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承办,会期持续两日。

  首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的主论坛围绕创新教育的大格局进行碰撞和争鸣,第二日分论坛分别在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北京第三十五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举行国际教育、科学教育和创新教育和特色学校四大领域的分论坛。

  当日的主论坛可谓是群星璀璨,40多位教育界赫赫有名的重量级嘉宾集聚于此,他们是——

  中国教育界泰斗顾明远、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北京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肖远骑、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中国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北京市中小学国际教育研究会会长刘飞……

  仰望星空,探寻教育的本质

  上午八点半,论坛正式开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作了开场致词。

  他如此理解本次论坛主题中“改变的力量”:一是变革的初心,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核心就是如何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二是变革的方向和趋势,陈锋认为,培养创造性精神必须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否则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就成了花样文章。

  随后,中国教育智库网(CAETT)专家聘任仪式启动,刘长铭、曹保义、朱建民、肖远骑、夏青峰、华应龙、于伟、陈如平、刘飞共9位重量级的专家和校长接受了来自中国教育智库网的聘书。

  中国教育智库网聘书是对教育界顶尖专家及优秀校长的一种权威认可。今年7月,在由中国教育智库网?校长派主办的2016全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跨界高研班上,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人民教育》副总编赖配根、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雨亭、天津教科所研究员王毓珣等接受了首批基础教育专家聘书。

  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郑德林在聘书颁发仪式上表示,专家一直都是中国教育智库网的灵魂,智库网的专家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另外,中国教育智库网将在本月26号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集成智慧,用智库来驱动教育和社会的变革。

  聘书颁发仪式后,汇聚教育学者、权威官员、教育家型校长三方智慧的研讨会正式开始。

  ▲教育界泰斗顾明远

  当年近九旬高龄的教育界泰斗顾明远先生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经久的掌声。顾明远先生至始至终在关注着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成败与安危。他结合这些年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对何为教育本质做了高屋建瓴式的阐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思维”,顾明远说。在报告中,他借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而要实现向全球共同利益转变,就要改变学习方式,重新定义学习的概念,要帮助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同时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教育不可能解决世界的种种危机,但教育应该有一种崇高的理想,即把培养人的事业与人类可持续的未来联系起来,否则人类将自取灭亡。”顾明远最后说。

  如果说顾明远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的本质,那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规划中心主任陈锋从极微的哲学视角来分析了创新教育的现状和本质。在当前技术深刻变革的时代,教育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他用“教育之弦”来形容对教育的思考。对于创新者来说,要不断频繁地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不断地追问出发的原点。他认同顾明远所言“教育的本质是思维”。而学习的本质,就是获得构造思维世界的要素。

  核心素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关于六大核心素养的理解、解读及落地,业界观点不一而足。正如王殿军所言,“名校应该发挥名校的责任。”作为中国教育的一支标杆,清华附中同样肩负着引领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他看来,核心素养是一个目标,实现目标比提出目标要难得多。但教育者可以有一种兼顾的方式,既考虑核心素养,又照顾到成绩。

  “我们的校长敢不敢尝试,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做各种感兴趣的活动,让他更加有学习的激情,更加智慧和快乐?”王殿军建言。

  他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升学成绩的提升丝毫不存在矛盾,因为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当一个人具备了智慧和素养,对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在话下。

  智者高见,前行宜脚踏实地

  当下中国教育的变奏曲早已吹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国际教育之风愈吹愈烈……但真正的智者应该具备不卑不亢的定力和超越时代的眼光。下午,三位领取聘书的专家型校长分别围绕着校园文化、教学改革和国际教育对创新教育发表了智者高见。

  “好的教育应该向前眺望三十年,考虑到三十年后中国和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是朱建民的一句名言。北京三十五中以雄厚的科教实力而出名,校长朱建民在科教兴校的同样也重视打造学校文化,而这片文化土壤是为了未来的中国和世界孕育人才。

  朱建民从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四个方面介绍了三十五中的做法。其中,课程是朱建民重点建设的内容,“课程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领导力最重要的就是课程领导力”,朱建民说。

  作为一位在大学研究教育理论三十年的学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东师附小”)校长于伟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发表了看法,从理论到实践落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这几年,东师附小一直在践行“率性教育”的理念。所谓率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去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是保护儿童、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

  未来学校的构建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在学校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取舍?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肖远骑结合自身经历规划了未来学校国际化的蓝图。

  “好的教育一定是贯通中西的,我们不需要妄自菲薄,西方教育也会有自己的弱点。”在肖远骑看来,实行国际教育一定要融合中国的元素和精神,这样才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教育。

  同时,他提醒各位校长,未来教育无法改变的是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心灵的互动,不能被现代的技术湮没了思维,令教育走上歧途。

  教育家型的校长能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育,研究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之间的差别,要先人而思考,先人而行动,引领这个时代教育的正确方向。很显然,这三位校长都用自己驾驭时代的思考为中国教育指引了出路。

  在校长发言结束后,师从于顾明远的韩立福博士介绍了他这些年在多所学校落地的学本课堂实践,学本课堂有别于生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及参与者,它包括问题导学型和自我导学型两种。

  学本课堂成功地让一个个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也让一所所学校的升学率直线上升。

  产业集智,教育创新澎湃汹涌

  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除了一线官员、专家和校长之外,遍布民间的教育产业也在集结蓄力,成为助推教育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合作伙伴,中国?学生生涯引擎网一直致力于做学生的生涯规划,这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创新服务平台。

  如今家长和学生挑选学校,除了硬件之外,愈加看中学校的软实力,即品牌和文化,作为本次大会的赞助商之一,锦连环教育品牌顾问机构创始人王珈锦分享了关于学校文化和品牌建设的经验。

  本次研讨会共有1个主论坛、4个分论坛,4个分论坛分别在四所不同的学校举行,对于教育的探讨更是深入到第一线。

  关于未来教育的模样,一千个教育人心目中有一千个答案,2016年学校(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意在为基础教育打开一扇大门,愿所有对教育的未来心怀期待和理想的教育人携手同行,共同成为改变的力量,并在改革的路上找寻到自己对教育最完美的回答。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