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宗瓦:基础教育国际化不应等同于留学预备教育
2016-04-14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掌上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讯 4月12日,由青岛高新区管委,青岛市教育局,中国教育网联合主办,青岛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青岛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博格思加州学校承办的“2016基础教育国际化中美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部长Tom Torlakson,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尚立群,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知名中学负责人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围绕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情况、青岛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州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的交流情况、以及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讨论。

宗瓦:基础教育国际化不应等同于留学预备教育

  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先生做了主题为“我国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情况与思考”的报告。宗瓦表示,当今世界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态势和不断加剧的全球化促生了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同时教育资源的世界性和流动性不断加强,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疆界,在国际范围内不断重组和再分配,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继续加剧,而合作共赢的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布局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人才流动和教育输入国的培养流失的状态,以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和教师流动为代表的新型合作模式的出现使人才培养的全球流动和互动成为可能。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实力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提升我国教育的水平,提高我国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我们把人力资源大国逐渐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提升我国教育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启动实施了统筹推进两个一流的战略,对培养创新性人才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如前两天在青岛的“中美创客”创新大赛,这都是战略的具体实施。

  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石,其质量和水平能否与时俱进,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际教育合作模式的变化,国家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加大,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基础教育国际化成为我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基础教育国际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交流互访、姐妹学校的建立,到现在的国际部、国际班、国际课程的开设,诸如国别类的课程、国际文凭课程、大学选修课程,合作开发课程等等,逐步实现了课程的融合和创新,培养了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其成就有目共睹,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丰富的教育供给,促进了国际多元化发展,通过引进和吸收,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出国留学的需要,也满足了社会对多样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让学生掌握国际文化和国际知识,获得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做好将来参与国际化高等教育和国际竞争的各种准备,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成为新的教育形势,填补了这一空缺。

  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相比中国之前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体制来说,这也为学生改变了多种选择,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学生可以选择国内的大学,出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学习,也可以自主选择去有关国家的留学课程和各种考试。

  三是推动了我们国家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对国外优质高中课程的引进也丰富了我们高中课程的资源,推动了高中课程改革,借鉴国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培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效能,建立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了一支国际化优秀中外教师队伍,虽然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挑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

  第一,就是我们要理清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高中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各种国际课程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出国留学的需求,但是引进高中国际课程的重要价值在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际化课程不断提高我们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程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辐射并促进母体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引进吸收、融合创新,而不因为经济利益所驱动。

  第二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国际化不应该等同于留学预备教育,应该着眼点放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致力于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国际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素养的人才,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多元化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给学生以适当的发展和指导。

  第三,要注重与本土融合,基础教育国际化始终面临如何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挑战,如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把国际教育中的先进元素与中国的国情、校情相结合,同时也不能忽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又能与国际标准衔接的教育体系,归根到底,我们所要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6-04-18
QQ图片2016042817213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