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夏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东莞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阳泉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盘锦中考改革方案解读
山区孩子每天午餐只喝粥 捐赠多是物品校长犯难
2014-04-21
广州日报
关注掌上高考

  在郁南县建城镇车滘自然村的山脚下,每天上午9点钟开始,就有清脆的朗读声,从三层高的教学楼传出来,这群孩子是村民们的所有希望。然而,由于常年营养不良,在这个100人左右的教学点几乎见不到一个“胖子”,学生们的身体发育与年龄明显不匹配。

  困境:孩子每天午餐只能喝粥

  上滘教学点位于车滘村委会吴屋自然村,位置几乎是整个自然村最高的地方,这里也是泥石流的紧急疏散点。由于情况比较特殊,这里经常会来一些公益机构。三层高的翻新教学楼就是公益机构去年修建的。“以前这里是危房,操场也是黄土。”教学点校长吴绍光说。

  据吴校长介绍,教学点一共有78名小学生,另外读学前班的有27名。给这些学生上课的老师一共有7名,但平均年龄已达40岁。“虽然老教师有经验,但是年龄大对于孩子教育并不是什么好事。”吴校长说,由于地处贫困山区,基本没有年轻老师会来。

  “以前我们也想过给孩子解决吃饭的问题,但是家长们都认为负担太重。”吴校长说,以前村里种砂糖桔的时候,人均年收入可达6000元左右,但因为种砂糖桔容易患虫害,种一次就不能种了。“现在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一两千元左右。”吴校长说,这点钱连基本生活都不够,更别说给学校交生活费了。

  记者刚到学校的时候大约中午1时30分许,此时陆续有学生从家里赶到学校。暮春的郁南,天气还是有些凉意,但记者发现这里的学生普遍都穿拖鞋,有的甚至打着赤脚。而更令记者诧异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骨瘦如柴,个子也不高,身体发育与年龄明显不符。

  记者发现,这个在山坳里的村庄,“习惯”几乎把一直延续下来的贫困现状给掩盖掉了。“孩子们都习惯喝粥”、“孩子们都习惯穿拖鞋”……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我们也已经看习惯了。”吴校长说,学生们的午餐基本都是稀粥外加一些菜头或者榨菜。“这里的孩子一天只吃一顿米饭,就更别说每餐都吃肉了。”吴校长说,有的孩子吃一碗粥,然后每天中午要步行近10公里来回学校。

  吴校长说,除了一些住得比较近的学生可以走回家吃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附近亲戚家吃饭,有的没有亲戚的,则要走上数公里回家吃饭,然后再匆匆赶到学校。

  难点:大部分捐赠都是文体用品

  据了解,最近几年,经常会有一些慈善机构或者公益组织给学校捐赠物品,但大多数都是体育用品或者玩具。“关于午餐的捐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吴校长说,他们也希望得到公益组织的帮助,但由于费用比较高,很多公益组织常常是望而却步。

  按照吴校长的计算,如果一个学生一顿午餐的餐标是5元,全校一天就要500多元,一个月就要1万多元,其中还包括了雇佣厨师的工资。“我们也想过从教育基金里面出,但这显然不现实。”吴校长说,每年的教育经费都有限,而且大部分都用在了师资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要想挤出午餐费很难。

  “如果让几个老师凑钱感觉也是有点不现实。”吴校长说,老师每个月只有那么一点工资还要养家,叫老师出钱似乎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能解决孩子们的午餐问题,也算是给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吴校长说。

  据了解,在这里,还有一些学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虽然营养跟不上与成绩差不能画为等号,但营养差肯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力发育。”吴校长说,孩子们吃得好,上课也会更加有精神,这对整个教学环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